顺德招聘网 > 资讯 > 顺德资讯 > 文章详情

今天,荣光属于你们 向“顺德好医生”致敬

阅读次数:11402019-08-19 14:34

你们,看上去很神秘,口罩背后的脸庞总是模糊不清。可是,眼睛却是那样清澈,坚定着我们挑战病魔的信心。

  你们,一身素白,朴实无华。但是,那是你们最骄傲的“戎装”。披挂上阵,于铮亮的无影灯下,拼尽全力与死神厮杀。

  你们,未必光芒万丈,却始终温暖着人间,点亮众生心门。

  今天,是你们的节日,中国医师!

  今天,荣光属于你们,中国医师!

  今天,在“中国医师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走近一些,倾听你们的故事,见证你们的荣光,明白你们的坚持。

  文/珠江商报记者林晓格

  图/顺德区卫生健康局提供

  开展新技术挽救众多患者生命

  姓名:窦献蕊

  职务: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肾内科主任

  2005年,中山大学医学博士毕业后,窦献蕊来到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工作。在将近15年的从医经历里,她信守从医誓言,视工作为生命,孜孜不倦学习,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用精湛的技术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到医院工作的第二年,即2006年,窦献蕊就率先在顺德开展腹膜透析置管术及腹膜透析治疗技术,并不断创新,从常规手术到腹腔镜置管术到腹横筋膜外麻醉下的置管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技术生存率。

  腹腔镜下腹透置管,扩大了腹透适应症,挽救了无数尿毒症患者的生命,让更多的尿毒症患者能适应手术置管,帮助更多患者回归社会。

  目前,腹膜透析中心固定随访患者已达200余人,范围辐射全顺德区甚至周边的番禺、中山等地。

  在窦献蕊的带领下,科室还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开展多种血管通路手术,尤其是高位动静脉内瘘术、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彩超引导下内瘘扩张术等,填补顺德区的技术空白。

  此外,窦献蕊还在科室里积极开展各种新项目,大大提升了科室的竞争力。2014年至今,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8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临床一线和科室管理之余,窦献蕊还在临床带教工作中亲力亲为,认真督导,帮助年轻力量不断进步。2019年,窦献蕊被医院选为内科学教学主任。

  “当医生的,最希望看到的是患者解除病痛走出医院,帮助我的患者回归社会,是我当医生最大的心愿。”窦献蕊说。

  博爱仁心为患者排忧解难

  姓名:张双喜

  职务: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大内科兼消化科主任

  从医30余载,张双喜始终以党员的先锋模范性带动示范身边人。他医术精湛,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取得一个又一个学术成果。

  多年来,张双喜带领科室医务人员开展了10多项新技术,其中5项填补了医院的空白,多项消化道内镜微创介入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他亲自诊治患者10多万人次,包括重症胰腺炎、慢性重症肝炎、胆总管结石、化脓性胆管炎、消化道大出血等疑难、危重患者在内,成功抢救病例1万余人次,挽救了众多的生命和家庭。

  让同事们印象更为深刻的是,遇到病情危重的患者,张双喜会经常几天都在科室里守着,直到患者脱离生命危险。不管是凌晨、半夜,还是风雨交加,只要是有紧急任务,张双喜总会第一时间赶到,和“死神”展开搏斗。

  “患者的疾苦就是我要解决的事。”这是张双喜经常会说到的一句话。然而,他的博爱仁心,不仅仅体现在治病救人上,他始终将患者装在心上,尽己所能为患者排忧解难。

  一位异地务工人员,因癫痫发作而被辞退,被送到医院救治时连检查的钱都无法支付。张双喜知道后,不仅主动借钱给他补齐了医院的费用,还给了他去广州的路费。

  一位心脑血管患者在医院治疗长达3个多月,但无法找到亲属。张双喜发动科室员工,为其筹集资金聘请了护工并交上了伙食费,还积极通过派出所联系到患者家属,并亲自将患者送回了广西老家。

  主动申请援藏服务墨脱群众

  姓名:胡永丰

  职务: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妇产科医生

  在同事和患者的眼里,胡永丰是个人美心更美的妇产科医生。然而,她的美,不仅献给了生她养她的顺德,也播撒到了墨脱大地。

  2018年3月,胡永丰毅然告别年幼的孩子,主动申请加入援藏医疗队伍深入墨脱工作,前往墨脱县人民医院进行医疗援助。

  相比顺德,墨脱的生活、工作环境非常艰苦,医院还会遇到断电、断水、断网等问题,给正在进行手术的医护人员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在一次接生中,胡永丰就遇到了停电。不得已,现场的医护人员只能打着手机手电筒继续接生。

  援藏期间,胡永丰还经常会在凌晨被紧急电话召回抢救孕产妇,她也总是随传随到。由于组织抢救和运送到上级医院及时,一名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得到了挽救,且后续发育正常,没有留下脑瘫等后遗症,患儿家属万分感激。

  类似的紧急抢救,还有好多次。在援藏的10个月时间里,该医院分娩总量为84例,其中79例顺产,5例剖宫产,全部分娩顺利。

  而除了在医院的临床诊疗工作外,胡永丰还需要到附近乡村调研、义诊。有时,仅仅是去一个村都要在崎岖不平的山路坐车颠簸及步行10多个小时,来回就要花上一两天的时间,而且路上还有塌方、滚石等危险。

  然而,在半年的援藏期满后,看到当地妇产科医生严重不足,胡永丰不忍就此离开。于是,她又主动申请延长了援藏时间,至2018年底才回到顺德,她也成为了“2018年进墨脱时间最早、离墨脱时间最晚、留墨脱时间最长”的援藏医生。

  胡永丰的努力,有效地帮助当地的医疗团队建立起了新的医疗管理观念,也提高了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

  助推儿科迈向专业化

  姓名:陈澄

  职务: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儿内一科主任

  儿科被称为“哑科”,儿科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患儿本身,还有焦虑不安的家属,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然而,多年来陈澄却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爱,尽己所能为顺德儿童的健康服务。

  大学毕业后,陈澄就进入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儿科工作,见证着该院儿科从普通儿科、新生儿科发展到包括儿科重症医学、消化、呼吸、血液、肾内等一系列亚专科的日趋专业化。

  儿科不断迈向专业化,其中有陈澄的一份努力。他参与组建的儿童消化内镜室,为本地区儿童胃肠道健康保驾护航,也挽回了众多消化道异物患儿的生命。

  而除了紧急的抢救外,日常工作中陈澄还积极在消化专科领域开展食物蛋白过敏专病管理,设立过敏门诊,为患儿建立档案、追踪随访。

  4年多来,他还坚持每周末在院内组织开展公益科普讲座,让无数的家庭受益。

  林女士的孩子是牛奶蛋白过敏儿童,多年来一直备受困扰。在参加了陈澄组织的公益科普讲座后,她受益匪浅。而在陈澄的耐心、专业指导下,林女士的孩子也逐渐走出了过敏的困扰。“真的很感激,幸好有陈医生。”林女士说。

  陈澄的医者仁心,还体现在院外。多年来,他一直致力推行急救技巧的公益科普,让更多的普通市民掌握急救技术,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自救和救人。

  作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的他,还担任着顺德区人民陪审员,顺德区法院、区总工会、区妇联等单位的特约调解员,为和谐顺德发展贡献力量。

  “无院界医生”筑牢产科质量安全防线

  团队:顺德区产科质量控制中心

  成员:来自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附属勒流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陈村医院、顺德区北滘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附属均安医院、顺德新容奇医院的24名专家。

  2017年6月,顺德区产科质量控制中心正式成立。这是一个由顺德10家医院产科骨干组建的产科危重症急救联盟。

  顺德区产科质量控制中心的目标非常明确:提升顺德危重孕产妇救治水平,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两年多来,该中心充分联动全区医疗资源,推进了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建设,并利用“飞行检查”等演练加速畅通绿色通道,应急响应时间全面提速,救治成效也大幅度提升。

  速度是抢救生命的保障。该中心成立后,就立即开展对顺德所有医疗机构(包括民营妇产医院)的“飞行检查”,全环节审视医院对各类产科危急重症的应急处理。

  每次的“飞行检查”演练后,都会进行现场点评,产科专家、骨干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并在24小时内进行全区反馈,有力地促进了顺德区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的健全,使各医院对产科危急重症病人做到快速识别、迅速响应。

  通过不断强化,顺德的危重孕产妇抢救响应需时从40分钟以上提速至现在的20分钟以内,并完善了各医院转运设备、流程和技术。

  该中心副主任、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产科主任何洁云介绍,为加强孕产妇救治处理,该中心建立了中心值班制,安排中心成员每月轮值,值班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确保危重孕产妇出现时能迅速上报,必要时通过中心充分联动全区医疗资源,加快危重症的处置。

  截至目前,值班人员共接收26次危重症应急电话报告,25例得到了有效抢救或顺利转至上级医院。

  “我们的电话,从来不敢关机,说不定哪一个电话就关系到危重孕产妇的生死存亡。”何洁云说。

  秉承着“技术共享、治病救人”淳朴理念的“无院界医生”们,为顺德危重孕产妇筑起了牢固的安全防线,成为了顺德危重孕产妇的“保护神”。

  为筑牢感控屏障不懈奋斗

  姓名:刘斌

  职务: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感染科主任

  2017年,45岁的刘斌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自主择业至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担任该院感染科主任。

  相对于其他专科,感染科的风险很高,稍不注意就有被传染的可能。但是,刘斌以无私奉献的精神,20多年来始终奋斗在感染病事业的第一线,为筑牢感控屏障不懈奋斗,让无数濒临死亡患者重获新生。

  在部队医院工作时,刘斌曾参与了抗击“非典”、汶川地震等重大救援行动,还曾赴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

  从部队医院退役下来后,刘斌“退役不褪色”,继承了部队医院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种种困难建立起了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的肝病和感染病专业团队,感染病科独立开科,填补了医院专业空白。

  目前,该科室展开床位40张,日均病床使用率达到90%以上,收治了大量门诊和住院患者,获得广大病友的信任和一致好评,在急、慢性肝病,感染发热性疾病,各型结核病等疾病的诊治方面在顺德区内初具口碑。

  2018年,一名患者因咯血、气促被急诊推送入院,初步诊断为继发性肺结核和喉结核。患者入院后又被发现还患有多种疾病,情况十分严重。但是,由于患者离异,与幼女相依为命,且无固定工作,此番患病让家庭陷入困境,患者便有了放弃治疗的想法。

  在刘斌的不断鼓励下,患者才重拾了治疗的信心,刘斌还为其制定了最“经济”的治疗方案,将有限的治疗经费用在“刀刃”上。经过刘斌精心的治疗,患者的情况一天天好转,半个月后顺利出院。

  不论是在部队医院,还是自主择业到地方工作,作为一名医生,刘斌始终深怀对患者的敬畏之心,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将自己掌握的医学专业知识应用到为广大患者服务的实践中,做一位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好医生。

  致谢锦旗挂满了办公室

  姓名:丁毅

  职务: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附属勒流医院内一科、ICU主任

  有着36年从医经历的丁毅,在勒流当地群众中有很高的声望。

  丁毅不仅组建了CCU、ICU,还坚持主持开展心血管专科常见诊疗技术。不论节假日还是深夜,经常为抢救患者而放弃出游或休息,一直奔波在危急重病人抢救一线。

  而为了方便及时回院抢救病人,丁毅特意选择在医院附近安家。出现紧急抢救时,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病房。

  一年春节,一位84岁高龄的患者因急性肺栓塞、心源性休克被送到医院,情况危殆。听到有紧急抢救病例后,丁毅立即放弃了出游计划,马上赶往医院进行抢救。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及不断总结,丁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科室的抢救成功率也不断提高。近3年来,该院ICU成功抢救了223名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92.1%。“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救死扶伤,用心服务”等致谢锦旗,挂满了丁毅的办公室。

  在科室的管理上,丁毅主持开展心血管专科常见诊疗技术,担任科主任以来,该科室连续10年被医院评为先进科室。

  此外,丁毅还注重做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及对下级医生的培养和指导。他主持了多项市、区的医学科研攻关立项课题,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丁毅说,今后自己将继续在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防治及社区管理等方向努力,继续立足基层全心全意为周围群众服务。

  率队创建国家级基层版胸痛中心

  姓名:杨友

  职务: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陈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2015年,杨友“临危受命”,由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借调到附属陈村医院内二科工作。

  内二科是该院功能部门最多、关系最为复杂的临床科室,此前正经历着发展的大困难。在杨友的带领下,科室完善了管理制度。管理瓶颈突破后,科室团队的整体业务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在工作中,细心的杨友发现,局限于流程等问题,部分急性高危胸痛的病例转运时间还不够理想。为规范急性胸痛病人诊治,杨友担负起了该院基层版胸痛中心的创建工作。

  通过整合院内专科资源,强化与检验、影像等医技部门联动,制定合理流畅的胸痛诊治流程,进行各种胸痛接诊流程的演练和相关人员的培训等举措,危重病人抢救、转运效率大大提升。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陈村医院胸痛中心自2018年1月运行至今,一共转运急性高危胸痛患者114例,中危胸痛患者18例,无一病例死亡,为本地百姓危重症急救作出巨大贡献。

  2018年12月该胸痛中心通过省级认证。今年4月,又通过了国家认证,成为顺德区内首家通过省级和国家级认证的基层版胸痛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陈村医院的胸痛中心运行一年余后,根据该胸痛中心上报数据分析,杨友又发现很多病人的诊治延误都是在院前,主要原因是患者及家属没有掌握相关的胸痛知识。

  因此,杨友将社区胸痛知识的宣教纳入了2019年工作重点,陆续在社区中开展胸痛知识巡讲,以提高百姓对胸痛的认识和防治意识,减少院前延误,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做好群众健康的“守门员”

  姓名:梁敏锋

  职务:大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区站副主任

  梁敏锋是大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区站的一名全科医生,也是北区站的负责人。多年以来,他带领团队真诚地为辖区5万多名居民开展服务。

  虽然业务压力巨大,但在梁敏锋的管理下,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在人手有限的条件下每年都能出色完成辖区基本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居民满意度不断提升。

  梁敏锋不仅团队管理出色,医疗技术和服务态度也得到众多群众的点赞。

  60多岁的廖叔,家住大良东康路,他一直是梁敏峰的忠实“粉丝”,多年来身体不适都是找梁敏锋。

  “梁医生看病很认真,对病人无微不至,态度又好,那么多年他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说到梁敏锋,廖叔伸出了大拇指赞不绝口。

  坚持每天都出诊的梁敏锋,还是一名勤快的送医上门“达人”。

  在顺德开展家庭医生团队上门服务后,梁敏锋带领团队上门服务次数累计500多次,个人上门服务累计达350多次。

  为了方便街坊,他会牺牲自己的私人时间,提早在早上7点半前就上门为居民诊治。有时,尽管倾盆大雨,约好的上门时间也从不会改变,他坚持信守承诺如期而至。即使是在下班时间,长者临时有需要,他也会积极上门送医送药。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不会觉得累。”梁敏锋说,自己将利用专业知识为更多有需要的居民服务,也希望通过自已的体验来探索适合顺德家庭医生的发展路径,为群众的健康做好“守门员”。

  帮助更多女性圆母亲梦

  姓名:李雪云

  职务:北滘医院妇产科主任

  从医23年来,每当听到产房里婴儿响亮的哭声,望着母亲开心的笑脸,看着解除了病痛痊愈出院的患者,李雪云都会感到由衷的欣慰和满足。

  患者满意,是李雪云淳朴的工作目标。然而,李雪云也深知,只有掌握了好的医疗技术,才能真正地为患者保驾护航。

  为了提高科室的业务技术水平,李雪云在科内率先提出要大力发展妇科微创医疗技术,为患者减少手术创伤,提高预后效果。在李雪云的传帮带下,该科的妇科微创手术熟练开展,科内的妇科技术得到长足发展。

  目前,异位妊娠及宫腔粘连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其中不少患者还未生育甚至是未婚者。

  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李雪云率先在顺德区内镇级医院开展腔镜微创治疗,开拓并推进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的手术方式,以及中重度的宫腔粘连的宫腔镜电切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使得更多年轻女性圆了做母亲的梦,得到众多患者的认可和爱戴。

  让人更加感动的,还有李雪云对患者的体恤。

  不管是怎样的患者,从检查到治疗,李雪云都会为患者精打细算,寻找“最优解”。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她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尽量克服困难当天就帮患者做完检查明确诊断,让患者免去来回奔波,得到及时的治疗。

  “‘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是我的人生理想,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注定了一生的奉献,只要病人平安,再苦再累我也不后悔。”李雪云说。

  扎根基层无怨无悔

  姓名:苏泰武

  职位:杏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古朗站副站长

  从知名的医科大学毕业后,苏泰武就投身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在13年的从医经历里,苏泰武没有收到过一次投诉,也没有发生过一次纠纷。

  走在古朗村里,大多数的村民都认识苏泰武,村民见到他都会热情地打招呼。而无论是头痛脑热,还是健康咨询,或者需要上门服务,村民都会直接拨打苏泰武的手机号码,苏泰武也都不厌其烦地解答。

  苏泰武笑称自己的手机号是“健康热线”。实际上,这也是一座医者与群众的连心桥。

  为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苏泰武的足迹踏遍了古朗村的每条小道。遇到行动不便的长者,他还主动上门随访。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古朗村的村民被苏泰武的热情和专业所感动,多名长者还坚持送上锦旗以表谢意。

  作为村里主要的医疗力量,苏泰武偶尔也会遇到紧急救援的情况。面对突发的病例,他也能凭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沉稳应对。

  2018年4月27日下午,一名64岁的街坊在古朗文化广场突然倒地,闻讯后苏泰武和同事立即赶到现场。苏泰武检查发现,该街坊的心跳、呼吸已停止,没有任何意识,生命危在旦夕。

  时间就是生命!苏泰武和同事立即为其进行了心肺复苏,并及时建立了静脉通道,使用急救药品。经过一系列及时抢救后,该名街坊众终于恢复了心跳和呼吸,并被救护车送往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苏泰武说,自己只是一名社区基层医生,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唯有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以白求恩大夫为榜样,在基层扎根服务群众,无怨无悔。

  填补顺德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

  团队: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团队

  目前,血液病已经成为危及人类生命的大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但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高端,对设备和技术要求高,在国内该技术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的大型三甲医院开展。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吴秉毅所带领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团队,克服种种苦难,在血液病的治疗前沿不断探索,率先在顺德开展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填补了顺德地区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空白。

  还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吴秉毅所带领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团队开展的技术日趋成熟,且形成了移植相关风险低、费用较少、植入率高等优势,除了顺德本地患者受益外,还辐射深圳、惠州及湖南、广西等周边地区血液病患者。

  截至目前,该团队已为22例患者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每一个成功的病例,总是有吴秉毅以及他所带领干细胞移植团队的辛勤付出。

  一位顺德在读大学生患上了急性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019年春节,她重症感染,病情危重。为了抓住抢救时机,造血干细胞移植团队克服了种种客观条件的困难,春节期间仍坚守岗位,为其进行了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在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这位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骨髓造血功能得以重建,一个年轻生命的获得新生。

  用真诚赢得群众信任

  团队:伦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梁艳梅家庭医生团队

  伦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梁艳梅家庭医生团队,由全科医生梁艳梅、护师李艳婷、药师何嘉铭、医士郭丽娟和公共卫生医师黄家元组成。

  一开始,不少群众对社区家庭医生服务的知晓度和接受度较低,团队工作的开展存在不少阻力。不过,通过锲而不舍地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知识特长为辖区签约家庭提供优质健康服务,该团队用真诚不断赢得群众的信任。

  2019年1月的一个傍晚,村民德叔因胃肠不适前来就诊。接诊的梁艳梅发现德叔面部潮红,体重超标,血压为206/126 mmHg,达到高血压3级,属于极高危的情况。

  原来,德叔一直患有高血压病但拒绝治疗。梁艳梅再三解释病情的严重性,但德叔还是坚持只拿一点胃肠药回家,并拒绝到上级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及治疗。

  为避免德叔因情绪激动而加重病情,梁艳梅努力劝说他静卧休息,并马上通知德叔家属前来,将他送至伦教医院进一步治疗。

  当晚,德叔就在伦教医院被收治住院,并被告知病重。“如果不是你们的细心和坚持,后果不堪设想。”德叔的家人对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的专业和真诚,表达了由衷的感激。

  在团队的积极努力下,家庭医生的工作不断深入到社区中,逐步拉近了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的距离,得到越来越多村民的认可和信任,实现了重点人群实现签约服务全覆盖。

  战斗在传染病防控工作最前线

  团队:龙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防控团队

  龙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防控团队,时刻战斗在传染病防控工作最前线,全力保障大众健康。

  每年的登革热高发时期,都是传染病防控团队最忙的时候。为了实时做好疫情监测,对可疑病人进行追踪、调查,下班后仍继续工作至晚上九十点,或者是早上6点就回到科里上班,是龙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防控团队夏秋季的工作常态。

  2018年11月,龙江镇某小学突发诺如病毒感染。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龙江镇疫情防控第一线的传染病防控团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快速、有序对发病病人跟踪管理,对老师、发病学生及饭堂工作人员进行肛拭子检测,对疑似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每天24小时值班,每天开展“晨午检”制,落实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

  最终,日夜坚守在抗击诺如病毒第一线的龙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防控团队,用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构建了传染病疫情防控网络,有效遏止了诺如病毒疫情的发生流行。

  结核病的随访和管理,也是传染病防控团队一项重要的工作,从病人的发现到病人的全程治疗管理,不能有一点疏忽。其中,除了科学的宣教,还需要关注病人和家属的心理问题。

  一位女性得了结核病后,单位同事都对她避而远之,家里人也不理她,丈夫还因此提出离婚。了解情况后,团队的医生通过上门随访,不断对家属进行有关结核病的知识普及,最后成功化解了一场婚姻危机,丈夫也成为她的服药督导员,陪伴她度过了12个月漫长的服药期。

  “我们是战斗在传染病防控工作最前线的公卫医师团队,全力保障大众健康是我们的职责与使命!”这是龙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防控团队队员共同的心声和信念。

  退而不休继续为病人解除疾苦

  姓名:张志辉

  职务: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中医师

  截至今年,张志辉已经在临床一线工作了45个年头。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他却退而不休,继续用自己无私的爱心、精湛的技术和敬业奉献的精神为病人解除痛苦。

  骨伤科是全医院最忙的科室之一,几乎全年无休,深夜突发病症及交通事故受伤较多。但是,张志辉从未喊过一次累。

  2018年7月的一个晚上,市民黄婆婆被家属送到该院。她从高处跌落,导致开放性足踝粉碎性骨折,合并伤口流血,伤口严重感染,伤情严重。

  当晚,张志辉正在家里休息。闻讯后,张志辉没有丝毫耽搁,立即赶回医院抢救病人。然而,因损伤严重,局部皮肤条件差,该患者术后二次内固定后发生局部皮肤坏死。

  患者的病情需要立即进行部皮瓣手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是,黄婆婆表现得非常固执,不管家属、医生怎么劝说都不肯接受手术治疗,还想出院。

  患者不配合手术,但张志辉深知其病情的严重性:内固定术后伤口坏死容易出现感染,出现感染后果就严重。

  虽然黄婆婆说什么都不肯接受手术,但张志辉并没有放弃,连续21天亲自为她换药,每天都耐心地开导。最终,黄婆婆被打动了,接受手术治疗后顺利康复出院。

  “张医生,你是我的救星,非常感谢你,我早就应该听你的话,早点做手术。”黄婆婆说。

  在张志辉看来,要成为一名好医生,要有一颗仁慈、能体贴病人疾苦的心,还要有过硬的医学技术。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在临床一线上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继续努力去解除患者的疾苦。“我还能继续做下去,就多发一份光,多出一份力。”张志辉说。

  一心为患者的“拼命三郎”

  姓名:黎柱国

  职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黎柱国出生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药临床47年。他秉承“关注健康慈爱生命”的信念行医,深受群众的爱戴。

  因为年事已高,家人、朋友、同事经常劝他要注意身体,不要再“玩命”工作,但黎柱国总是说:“患者来医院不容易,我们要尽可能地使他们得到好的治疗。”

  在黎柱国看来,病人的康复对他来说就是慰藉和动力,再累也不怕。

  作为一名资深的老中医、名中医,在患者的眼里黎柱国却是一点架子都没有。每次为病人看病,黎柱国都会仔细询问病情,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认真分析诊断。

  一些病人因长期疾病缠身而心灰意冷或性情暴躁时,黎柱国就像一位知心好友一样,耐心地与病人交流,打消他们的顾虑,鼓励他们坚定信心、配合治疗。

  “黎医生看病很细心,而且体贴,我和孩子都喜欢找他看。”一位患者说,更让她感动的是,当下班时间到了,别的医生都下班后,黎医生还坚持细心给病人看病。“谁的肚子不饿啊,但他心里装着患者,真的让人敬佩。”这位患者说。

  除了日常的出诊外,黎柱国还积极参与到各种义诊活动和健康知识科普中。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黎柱国用自己所掌握的中医知识,为群众筑起健康的防护墙。

  坚持出诊帮助患者解除痛苦之余,黎柱国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见解,写成10多篇专业论文,在国家、省、市各类专业刊物上发表,促进业务的交流和提升。

文章来源: 顺德招聘网 https://sd.goodjob.cn,转载请注明。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