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招聘网 > 资讯 > 顺德资讯 > 文章详情

画卷陈村绘 千年名镇人文流芳

阅读次数:21842018-11-13 16:47

陈村,享誉盛名的“千年花乡”“岭南花卉第一镇”,乃广东四大名镇之一。

  生活在这个岭南小镇——我的第二故乡,每天沐浴在一片沁人心脾的花海中,幸福感像花儿一样,香溢万里。

  爱上陈村,源于一个花卉世界。2001年,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陈村花卉世界举办。从此,陈村花卉走遍神州,飘向海外。花卉世界从诞生到成长,已走过20年风雨,一双百花簇拥的“蓝翅膀”,带领着身后的5000亩花花世界,展翅翱翔,在中国的花卉市场化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浓重一笔。

  难以想象,40年前这里还是个经济一般般的小乡镇。

  翻开旧书卷,回眸1978年,陈村的花卉种植面积不足17公顷,花卉年收入不足1000万元。改革春风吹起,陈村镇政府紧抓花乡资源优势,大刀阔斧,开放创新,把花卉业作为一个品牌做大做强。到了20世纪80年代,陈村花卉种植发展迅猛,花卉种植大户、花场、花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至2008年,陈村的花卉种植面积占可耕地面积的80%,花卉交易额高达20亿元。如今的陈村,早已是中国最大的花卉生产、交易中心,形成了大基地、大市场、大流通的新格局。

  作为一名花乡人,我有幸见证。陈村近年以“花”为魂,策划独具特色的“美食花宴”“花海骑行”等活动,将花卉世界周边的村居打造成旅游、历史的文化“花村”,“广佛都市圈城央花园”美名远扬,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高端人才荟萃于此。

  一个花卉世界带动了一个城镇的建设,盘活了花乡50.7平方公里的经济新活力,这就是陈村人“敢为天下先”、敢动真格改革开放的决心和魄力,带来了翻天覆地的蝶变。

  人杰地灵。陈村还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历史,如三字经、黎简、朱熹等文化品牌,流传千古。在这片热土上生活,我对她爱得深沉,深种情根,创作充盈着陈村元素的散文连续两年荣获“黎简奖”文学金奖,原创歌曲《千年花乡》更是饱含着我对花乡的深深依恋。

  物质文明迅猛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花乡人民胸怀宽广……发生在我身边的巨变向我们倾诉着:陈村不只是陈村人的陈村,还是中国的陈村,世界的陈村!

  改革开放40年,千年花乡屹立国际舞台,陈村的改革始终站在顺德的前沿。走进新时代,在花卉的光环下,陈村正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三大方面,继续做深做实做细陈村经济工作,促进陈村经济高质量大提升大发展。

  如今,陈村人民乘着新一轮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东风,正为全面打造“花乡智城”再下苦功、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陈村荣誉榜(部分)

  2000年,陈村镇被授予“中国花木之乡”称号

  2003年,陈村镇获评广东省文明示范镇

  2006年,陈村镇入选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镇

  2006年,陈村镇获评“世界盆景赏石园艺博览之都”

  2007年,陈村镇被授予“国家卫生镇”称号

  2007年,陈村镇被授予“中国机械装备工贸名镇”称号

  2009年,陈村镇获评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广东省示范镇

  2009年,陈村镇获评广东省文明示范镇

  2010年,陈村镇入选广东百强佛山十强镇

  2011年,陈村镇获评广东省首个法治镇创建工作先行点

  2011年,广东陈村花卉世界休闲农业园获评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

  2012年,陈村镇获评“国家级生态乡镇”

  2013年,陈村镇被授予“中国花卉之都”荣誉

  2013年,陈村镇获评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2013年,陈村镇获评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机械装备业)

  2014年,陈村镇获评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

  2015年,陈村镇南涌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2018年,“陈村年桔”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8年,陈村镇“三字经传统文化宣讲”获评全国“百姓喜爱终身学习品牌”

  画卷陈村绘 千年名镇人文流芳

  这里有花团锦簇的花卉世界,流传百年的古祠堂,有启蒙人心的《三字经》,有影响深远的朱子理学,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有行业占有率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建材机械企业,还有多个机械装备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她,是一首无论怎么写也写不完的长诗。

  这里就是千年花乡、中国花卉之都、中国首席花卉特色小镇、中国机械装备工贸名镇!改革开放的东风,吹拂着陈村花卉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顺德“两家一花”支柱产业中的“花”就是陈村的花卉。

  如今,面临着粤港澳大湾区、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规划建设的重大机遇,陈村改革创新不止步,加快发展不动摇,凝聚民心不放松,匠心打造花卉小镇,继续唤起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可怕顺德人”的精气神,攻坚克难,奋力谱写“花乡·智城”新篇章。

  从农艇到地铁路网四通八达 市民出行真方便

  “如今,村容村貌靓,路网发达,道路平坦,交通便利,去哪里都方便多了。”说起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家住仙涌村旺沙村民小组73岁的老人梁泽荣感慨万千。

  梁泽荣当过6年兵,退伍回乡后,1970年,进入仙涌大队工作。其间,担任过仙涌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主管农业生产。

  “在那个年代,农民主要从事水稻、甘蔗种植和养鱼。”梁泽荣说,那个时候以生产队为组织,村民参加劳动,记工分。粮食根据工分多少进行分配,家里劳动力多的,粮食分配就会多一些。逢年过节的时候,生产队组织人员从鱼塘里“捞鱼”。大鱼供给外调或出口,小鱼分给村民。“物质匮乏,逢年过节,家里能吃上几条鱼就算很不错了。”

  梁泽荣年轻时,仙涌村几乎没有可供运输的道路,收割水稻、砍伐甘蔗、运送废料,都是靠木艇运输。在仙涌大队工作时,他走路上下班。1972年,他花了120元买了一辆红棉牌自行车。“那个时候,每个月工资30多元,买辆自行车几乎用掉了4个月的工资,很奢侈。”

  社会在不断发展,陈村的路网建设也不断推进,乡村道路陆续修建。路通了,车辆也逐渐多了。1984年,梁泽荣花3000元买了一辆嘉陵牌摩托车,花了30元在陈村中山公园考了一张摩托车驾驶证。“当时呀,有摩托车的人算比较‘威水啦’。”直到儿子高中毕业出来工作,为了儿子上下班方便,梁泽荣花了2.3万元买了辆本田摩托。几年前,儿子买了小汽车,这辆摩托车现在已经很少使用。而如今,仙涌村的村民家里有两三辆汽车的不在少数。

  考虑到父亲年纪大,梁泽荣的儿子不让他骑摩托车出行,就给他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离梁泽荣家不到200米的地方就有一个公交车站,“平时到市场买菜就骑电动车去。如果去陈村城区、大良等地,就搭乘公交车,很方便,加上使用老人优待卡,可以免费搭乘。”

  近年来,陈村在建设产城人文共融的“花乡·智城”发展思路下,大手笔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提升道路、绿化、教育、文化、水利设施等水平。陈村内畅外联的交通格局加速成型,广珠西线、佛山一环和广珠城轨途经陈村,广明高速、华阳路、华阳特大桥建成通车,陈村与广州南站、佛山新城对接更紧密。佛山地铁2号线、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建设有序推进,陈村站TOD将落地“轨道+物业+产业”模式理念,打造为“湾区枢纽、科技顺德”示范性项目。未来,陈村境内将有轨道交通7条,至少9个站点,陈村成为顺德连接广州南站的西出口,广佛都市圈的区域战略要位日益显著。

  路网四通八达,让居民出行也变得越来越便利。梁泽荣上个月去韶关探访亲友,选择了去广州南站坐高铁直达韶关。“从家里出发,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真是快捷。如果开车的话起码要三个多小时。陈村正在建地铁,以后出行就更方便了。”

  城市要发展,交通需先行。事实上,在融入广佛同城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过程中,陈村通过大交通网络的构建与完善,打造以“轨道+水道”为核心的城市开放发展格局,依靠在广佛同城中的“地利”,确立在区域竞争与合作中的优势,进而承接广佛乃至港深产业资本、创新要素和科技人才的溢出效应。

  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陈村镇党委书记姜远国表示,陈村将继续坚持以开放引领资源集聚,全面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继续发力村级工业园改造、特色小镇建设、TOD开发等重大项目,推动优势产业平台和外联内通的轨道交通建设,全面融入广佛同城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从农户分散式经营到中国首席花卉特色小镇

  千年花乡香飘世界 宜居小城跃然纸上

  陈村,一座延续了两千多年花卉种植历史的南方小镇,以“岭南千年花乡”“中国花卉第一镇”闻名全国。

  在这座花香四溢的小城,云集了全国各地知名花卉企业,以花的名义演绎精彩人生。广东南雄人钟海旺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1990年,钟海旺在南雄农业技术学校农学专业就读,毕业后来到陈村成美园艺公司做了几年的销售工作。1999年,拿下了园艺师职称的钟海旺在花卉世界创办旺林园艺有限公司,从当初几名员工,发展到现在的近400人,迅速成长为集花卉生产销售、花园中心运营、家庭园艺连锁、园林景观工程、花卉餐饮美食、花卉休闲旅游、花卉绿植电商于一体的综合性园艺企业。

  “我们的模式在华南地区是首屈一指的,这得益于陈村浓厚的花卉种植气氛和基础,以及政府的胆识、胆魄、眼光,让花卉世界里的企业发展如鱼得水。”旺林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海旺说。

  钟海旺向记者介绍,旺林园艺有总面积达5000余亩、温室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的园区,重点推进草花、盆花及盆栽的生产与技术研究,广泛引进欧美日等国家的优质种子种苗。如今,旺林的品种达300余种,年产量3000多万盆,产品远销国内及港澳台地区。不仅如此,旺林还积极拓宽经营范畴,跨界整合资源,坚持把研发生产、工程策划和花卉美食、电子商务、观光旅游无缝对接,重新定义园艺生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打造“吃喝玩乐购造住”的N+1服务模式,让消费者邂逅于花园,品尝顺德美食。

  旺林园艺是改革开放以来陈村花卉种植的一个缩影。

  陈村有两千多年的花卉种植历史,汉武帝建扶荔宫就引种了陈村进贡的花果,宋代陈村岁贡奇花异草。1966年,生产上以粮为纲,花木场改种粮、蔗、蔬菜,花卉生产陷于停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陈村花卉不但得到迅速恢复,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顺德最大的盆桔、盆景产地,并在21世纪初成为全国最大的兰花生产和出口基地,花卉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呈几何级数增长。这个时期,陈村花卉业主要形态是大小花场、村办花园及花农在房前屋后的分散式种养经营。

  1981年,首届顺德花市在陈村举办,拉开了陈村花卉产业化发展的序幕。1999年2月6日,陈村花卉世界建成并投入营运,标志着陈村花卉产业由零散经营跨向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模式迈进。如今,占地5000亩的陈村花卉世界现有国内外花卉企业618家,开发花卉品种5000多个,是国内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和花卉交易市场,外延种植基地10万亩,年花卉交易额超过40亿元。陈村也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花卉生产、交易中心,已形成大基地、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

  在此基础上,陈村花卉世界以农业会展为引领,多年来举办了各类国际性和国家级大型展会,如中国花卉博览会、中国(陈村)国际盆景赏石博览会、荷兰国泰郁金香展等,吸引30多个国家和国内知名企业参展,年均观展人数达100万人次。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首席花卉特色小镇。”陈村镇镇长容佰辉表示。2016年,陈村镇委、镇政府启动花卉小镇规划建设,以花卉产业为主导特色,围绕花卉世界、仙涌、庄头“一体两翼”板块,联动周边潭洲水道、三字经文化公园等花乡文旅资源,在9.72平方公里范围内打造花卉产业综合创新发展平台。2017年,陈村花卉小镇成功入选省级和市级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为花卉小镇创建工作打开了良好局面。

  如今,陈村围绕全国首席花卉特色小镇的建设定位,以花卉世界为核心,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文化旅游、创业创新四个方面综合塑造具有陈村花卉产业特色的优美宜居小镇、农业总部经济的蓝图即将成为现实。

  从祠堂文化到三字经文化

  文化阵地多元化 文化自信永传承

  文化是陈村的魂。如同花乡一样,文化之香也在陈村的大地上飘逸,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8年3月11日,“善行花海·筑梦陈村”——陈村镇首次举行“花海骑行”活动,将汇集世界各地花商的花卉世界、流传百年的古祠堂、影响深远的朱子理学、《三字经》文化、历史文化名人黎简等文化元素串珠成链,并融入公益慈善元素,让市民领略陈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本土特色文化。

  陈村深挖“千年花乡”历史文化底蕴,活化遍布村居的祠堂,特别是围绕“三字经”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自信,让文化浸润百姓心灵。

  珠三角有句俗语“顺德祠堂南海庙”。祠堂是大地上鲜活的遗存,是正宗的中国“国粹”,是一方最独特的“中国印”。陈村镇文化站站长汤勇告诉记者,“目前陈村有63座祠堂,如何发挥祠堂作用,让广大村民参与进来,享受文化带来的精神愉悦,陈村一直在努力。”

  在仙涌,围绕朱熹文化及年桔种植传统,通过旧建筑活化打造朱子学堂、朱氏文化陈列馆,建设年桔文化展示馆,打造紫阳学校“三景校园”等,展示“耕读传家”的特色文化。在弼教,建成黎简纪念馆,举办了十二届的“黎简奖”,挖掘、培养了一大批文艺人才。在潭洲,活化区适子纪念馆,在重修一新的区氏大宗祠内设立三字经文化展览馆,展示中国蒙学经典的发展演变历程。

  其中,三字经文化是陈村文化的重中之重。

  潭洲村有9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顺德著名文化学者李健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早在十几年前经过反复考证,就提出《三字经》作者是广东顺德陈村镇潭洲村登洲人区适子。“我在香港大学图书馆找到了出版于清代的《解元三字经》,其封面写着作者是顺德区适子。此外,出版于近代的《登洲三字经》封面上,标明作者是顺德登洲学者区适子,这些都是论证区适子是此书作者的有力证据。”

  如何传承三字经文化?陈村重建区氏大宗祠,修建三字经文化公园和三字经文化展览馆,编写出版《图说三字经》,举办三字经学术研讨会,开办“适子课堂”并计划于2018年年底推出《适子教育》校本教材,推动三字经文化产业化。

  通过多种措施对先祖慎终追远,陈村传承和弘扬三字经文化,获得市民认可。近日,陈村镇“三字经传统文化宣讲”获评全国“百姓喜爱终身学习品牌”。

  从传统机械装备业到智能制造

  孕育细分行业“隐形冠军”的热土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了。可喜的是,这个超级工程的背后活跃着科达洁能、力源液压、申菱环境等企业的身影,向世界亮出“陈村造”的实力。

  记者从陈村镇经促局了解到,来自陈村的企业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力源液压机械强强联手,为港珠澳大桥施工方、业主提供了能效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液压打桩机,负责港珠澳大桥三大主桥之一“风帆”造型的九洲主航道钢桩施工。科达洁能研发的国内首台高转速通轴3串泵,为打桩机提供了动力强劲的“心脏”,填补了中国液压打桩机大打击能量级的技术空白,打破了历来大型桩基施工项目都由外国设备供应商垄断的局面。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要能够抵抗强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这对项目使用的环境设备提出高要求。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为该超级工程提供高端定制的环境作业保障设备,包括八十多台耐腐蚀型风冷单元机及十台耐腐蚀型全新风屋顶机。

  陈村镇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逐渐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以陶瓷机械、压力机械、模具制造、起重机械等为主体的现代机械装备制造业,形成集研发、生产、上游配套、集成服务的完备产业链。目前拥有主板上市公司1家、新三板4家,产值超亿元企业36家,涌现出如科达洁能、申菱环境系统、利迅达机器人、奔朗新材料等一批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民营企业。许多企业已经成为了各自行业或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上市公司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边程介绍,“科达洁能业务涵盖建材机械、洁能环保、锂电材料三大板块,产品和服务遍及52个国家与地区,在陶瓷机械行业排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前几天,边程向顺德区委副书记、区长彭聪恩介绍,2017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2018年前三个季度就达到了50多亿元,“我们计划三年后冲100亿元,五年后的目标是150亿元。”

  陈村不满足“中国机械装备工贸名镇”“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的荣誉,近年来通过增资扩能、海外发展、“互联网+”平台搭建、创新创业孵化,有序推进机械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国际化、服务化转型,带动传统产业、龙头企业全方位提升。科达洁能从传统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向大型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和服务商转型,深耕“一带一路”实现海外高增长;申菱环境深耕军工领域,成为国内首个在专业特种空调制造领域,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团队;大学城卫星城产业社区发挥对接高校人才和创新资源的优势作用,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双创城”先进装备孵化器、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等“双创”平台加快发展。可以预见,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陈村,势必成为未来广佛同城的重要节点城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中的一抹亮色。

  【亲历者说】

  从瓦房校舍到集团式办学

  陈村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8年,陈村镇再次被评为顺德区“教育先进镇”。这是对陈村推动教育事业优质发展的一次肯定与鼓舞。原陈村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彭志斌评价,走过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陈村的教育事业有了质的飞跃,逐步走向均衡发展,办学条件的改善,满足了不同层次人员的就读需求。

  1993年,彭志斌从韶关来到陈村任教。他清晰地记得,当年陈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落后,校舍多为瓦房,有些甚至还是危楼。

  与彭志斌有相同印象的,还有原青云中学校长何翰桂。1982年,何翰桂从广西调回陈村青云中学任职。他对青云中学的第一印象是,“校舍为砖瓦平房,十分破旧”。何翰桂说:“当年陈村的经济发展迅猛,但教育质量水平却不相匹配,令人意想不到。”

  区域教育担负着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任务,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撑。陈村痛定思痛,于20世纪90年代初起,着手推进学校升级改造工作,同时各村居也开始建设小学,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何翰桂回忆,青云中学新建了教学楼,优化了就读环境,也提升了学校的教学水平。

  在陈村有20多年教育经历的仙涌小学校长曾词辉也回忆说,当时所教的中心小学校舍是“三踏黄”祠堂旧址,一下大雨便遭水浸,1997年底,政府投资一千多万元扩建,让师生们有了更好的环境。“我们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待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政府和家长的重视和理解,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和获得感。”

  办学条件的大为改善,为陈村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校舍配套更加现代化、学生入读人数增加、教学质量大为提高、各村居均有一所完全小学……何翰桂点赞,“陈村的教育规模今非昔比”。

  总结过去,立足当下,谋划未来。陈村以“崇尚品质,彰显特色”为主题,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扩容提质,补齐教育短板,着力推进全镇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谋求更大的教育福祉。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18年,青云中学高考上线率100%,全面超越顺德区“四线指标”、陈村职业技术学校过半数考生超本科分数线,高考成绩喜人。

  陈村探索集团式办学模式,完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2018年8月,陈惠南纪念学校教育集团的成立,促进了陈村初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在集团内,各学校间可实现资源共享、队伍交流、学生互动等,有助于提升学校教育品质。

  针对初中教育,陈村完善提升初中教学、生活配套设施。陈村利用青云中学闲置的24个教学班的配套基础设施以及教育资源,开办了青云初级中学,解决了初中学位日趋紧张的问题。2018年,陈村推动青云初中二期工程建设,推进陈惠南纪念中学宿舍楼建设以及陈村镇初级中学综合楼建设,满足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需求。陈村扩建梁钊林纪念小学,将梁钊林纪念小学办学规模由12个教学班扩建为36个教学班,满足绀现片区住宅人口布局需求。

  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到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彭志斌表示,陈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满足了不同层次人员的教育需求,而教育质量的提升,也提高了本地人才的素质,推动陈村的发展。他期盼,陈村的教育发展能越来越好。

  未来,陈村将全力构建教育新格局,推进教育公平共享,加大名师、名校长的培养力度,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继续深入开展学校品牌建设和特色创建工作,树立标杆学校,加速推进陈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变化】

  生活幸福 政府为企业发展着想

  2009年来到陈村工作至今的十年,给佛山市松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财务部总监徐协旺感受最大的就是幸福感增强了。他说,以前小孩入学很难进公立学校,现在政府给了企业指标,还向外来务工人员推出积分入学的政策,大大降低了该群体的孩子入读公立学校的门槛。

  另外,徐协旺当年所在的厂区外面没有路灯,晚上员工们都不敢出去;也没有公交车,出行极其不便。现在,陈村镇政府为企业着想,安上了路灯,设立了公交车站,让员工们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如今,他所就职的公司在佛山五个区都有分公司,但觉得顺德政府的服务最好,很为企业的长远、员工的发展着想。

  更美更靓 勤奋工作为母亲献礼

  郭佩愚是一名基层辅警,土生土长的陈村人。在她的记忆里,从前的桔树环绕村屋,雨后泥泞裹脚,人们百无聊赖便早早睡去。如今,商业广场、商住小区环绕,房前屋后柏油路,夜晚万家灯火,广场热闹非凡,村里的人都随时代的脉搏律动。陈村变得更美了,更有活力了。

  作为辅警,郭佩愚说自己没有轰轰烈烈的惊人之举,但却用最平凡最真实的举动来爱陈村。

  风水宝地 在陈村实现心中梦想

  2001年9月,陈村举办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就是在那一年,园艺专业毕业的吴勇来到陈村某家园艺企业工作。8年后,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他自己创办了佛山市鸿业园艺有限公司。“我们的企业从当年50亩的生产基地,发展到现在的500亩,外延至高明、三水、花都等地。十年,改变了陈村,也改变了我自己。”吴勇说,以前的花农小农意识比较强,外来企业带来先进理念后,花卉产业蓬勃发展起来,大家抓住这难得的机遇迅速成长,“陈村真的是一块风水宝地,让许多人圆了心中的梦想。”

  统筹/珠江商报记者黄祖兵

  文/珠江商报记者黄祖兵 叶芝婷 杜达雄 胡露

  图/陈村宣文办(除署名外)

花乡·智城 绿色陈村

  一个被花涵养的城市——顺德陈村。

  陈村,素有“中国花卉之都”“千年花乡”之美誉,花卉种植历史悠久。

  她是顺德的入户花园,满城繁盛的草木,把一座小城都搂在芬芳的怀抱里,“户以花为业,村以花出名”。“中华花卉美食名镇”的荣誉花落陈村,花卉、美食、旅游等文化和产业元素被加以整合,花卉美食旅游的品牌逐渐被游客所熟知。瞧,陈村花宴、陈村粉亮相中央电视台《寻味顺德》节目,陈村的美食文化走向全国。

  她是顺德文化的弘道者,村村拥有民俗文化精品,户户浸润浓郁文化氛围,并以花为名,链接文化。“花乡民俗文化节”、陈村梦想秀、百场文化进村居、社区文化节、庄头端午龙舟巡游、勒竹醒狮联谊赛、潭洲烧火龙活动、大都龙舟草艇竞赛以及花卉、《三字经》、黎简、朱熹等文化品牌……千年花乡的历史文脉、文化底蕴发散开来,福泽百姓;成立了顺德十个镇街唯一的文化体育联合会,23个协会百花齐放,文体活动精彩纷呈。

  她是广州南进入顺德的第一站,“轨道+水道”为核心的城市开放发展格局逐渐成型。君不见,广明高速、华阳路、华阳特大桥建成通车,顺德密切与广州联系并强化广佛同城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多个工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陈村站TOD即将崛起,成为“湾区枢纽、科技顺德”的标志性项目;未来7条轨道交通将贯穿陈村,轨道网络绘就了加快发展的宏图。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打造幸福绽放的“花乡·智城”,陈村人正以新理念、新定位、新面貌,拥抱新的时代!文/珠江商报记者黄祖兵图/陈村宣文办(除署名外)

文章来源: 顺德招聘网 https://sd.goodjob.cn,转载请注明。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