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招聘网 > 资讯 > 顺德资讯 > 文章详情

乡村振兴吸引技术青年 年轻人争当"新农民"

阅读次数:18522018-07-30 15:47

村里来了年轻人

乡村振兴战略获技术青年青睐 “80后90后”到广州从化争当“新农民”

  南方网讯 (全媒体记者/胡智勇 陈邦明 朱伟良 李欣)盛夏七月,看着已经重新翻地育秧的稻田,唐飞满怀新的期待。秋收后,新一季的稻米将通过现代物流送到艾米农场近4000个会员家里。

  2014年,“80后”小伙唐飞从外企辞职,与其他四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来到广州市从化区团星村,从村民手中租来400亩闲置农田,创办了智慧稻田共享平台——艾米农场,成为新时代的“农民”。现在,这支“新农民”队伍已有近60人,全是“80后”“90后”。

  从化位于广州北部,是著名的农业大区,广州“母亲河”流溪河贯穿全区。团星村就在流溪河畔。村民张雪佳说:“以前,这些稻田是一片丢荒的土地。种水稻收入太低,谁愿意耕呢?”

  年轻人的到来让农田重新焕发活力。18户村民与艾米农场签订协议,按标准化流程种植水稻,农场根据绩效给他们发工资。“散户”农民变身新型职业农民,种地效率得到提高,收入也水涨船高。“以前自己种地每年赚大约3万元,现在年收入可达到9万元。”张雪佳说。

  年轻人带来了新技术。“我们在田间设置传感器,对气温、湿度等指标进行监测并上传至数据库,禾苗就有了自己的生长档案。”唐飞表示,艾米不是农业企业,而是面向农业的科技企业。下个月,艾米与研究机构合作研发的田间特种机器人——“机器鸭”将开始试用,它不仅能代替人工拔除杂草,还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拍照采样。

  年轻人也带来了新理念。西塘村“农耕田缘”把55亩稻田分为若干份,以互联网众筹形式预售收成。由于不使用化肥,“农耕田缘”的生态循环种植方法受到认可,即便稻米定价超过14元/斤,订购者依然络绎不绝。

  更多的年轻人来到从化投身农业。蔬菜学硕士李卫鹏在城康村经营果园已有5年,每年盈利可达300万元,还申请了多项专利;“90后”姑娘邓迪方是一名“海归”,2015年从美国留学回来后在鹿田村经营起了一片1500亩的果园,今年预计收成可达300万斤。

  从化规划建设中的西和万花风情小镇,包括西和、城康等5个行政村,已有52家企业进入,创业者多是20—35岁的年轻人。“去年,村里多了20辆小车。科技来了,村民的腰包鼓了。”西和村党支部书记郑汝相说,“这只是开始,将来更有盼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郑汝相身后,流溪河缓缓流淌,两岸田园风光旖旎。在从化,由于大批年轻人的加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正展现出勃勃生机。

文章来源: 顺德招聘网 https://sd.goodjob.cn,转载请注明。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