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招聘网 > 资讯 > 顺德资讯 > 文章详情

顺德举办2018“最美顺德人”事迹分享会

阅读次数:26052018-05-14 10:45

5月11日下午,顺德举办2018“最美顺德人”事迹分享会,宣传包括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孝老爱亲四个类别共10位“最美顺德人”事迹,讲述身边人做平凡事演绎人间真情大爱,使好人可爱、可敬、可信、可学,让爱洒满顺德大地。

佛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佛山市文明办副主任周捷,顺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磊晶,顺德区委区政府副秘书长李少玲等出席分享会。

本次“最美顺德人”事迹分享会,通过镇街部门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流程,最终从62位身边好人候选人中确定10人为2018年上半年最美顺德人,包括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孝老爱亲4个类别。他们有人民教师、公安民警、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家庭主妇、志愿者、医生,他们都是普通人,做着平凡事,但却用他们的敬业和爱心演绎人间大爱。如环卫工人钟朝巩,工作6年来,他不怕苦、不怕脏,经常牺牲休息时间,投身到路面的保洁第一线,用他的话说:“看到路面干干净净,街坊们舒心,他也舒心。”

接下来,我区将进一步完善身边好人挖掘、推荐、宣传工作机制。从今年开始,由各镇街、区有关部门以及新闻媒体推荐身边好人,每年举办若干次“最美顺德人”事迹分享会,及时发现、及时宣传身边好人好事;每年推荐“最美顺德人”参加“佛山好人”宣传推介活动,每两年举办“顺德好人”学习宣传活动,从而形成挖掘、推荐、宣传好人好事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当好人做好事浓厚氛围,传播正能量,建设文明顺德。

2018年上半年“最美顺德人”事迹

吕肖珍

类别:孝老爱亲

事迹:

“珍姐,来两个油粽,十块钱。”看到珍姐义卖油炸粽子,相识的街坊们争相挤到摊位前购买。 2017年5月28日(五月初三),是省级非遗民俗“龙眼点睛”的日子,珠三角上百只龙船会聚龙眼扒龙舟,各方亲友扶老携幼回乡吃龙舟饭,村委会在村篮球场搭起舞台,摆出上百席龙舟宴,以丰富的节目和丰盛的美食来纪念这一民俗节日。珍姐和她的义工队伍在舞台一侧搭起摊位,与街坊亲友分享龙眼特色美食。珍姐动作快,粽子炸得香,认识的朋友又多,她卖出的油炸粽子特别多,小半天时间,善款箱里就堆满了善款。能还为村里公益福利事业出点力,是珍姐感觉最幸福的事情。珍姐,勒流龙眼“妇女之家”副会长吕肖珍,一位热心村居公益事业的邻家大姐。向家婆学习经营和谐家庭珍姐嫁入本村梁家,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家婆对待儿媳就像对自己的女儿一样,她的一言一行成了儿媳的榜样。后来,珍姐的小家慢慢壮大,先后有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娶了媳妇,之后又有了孙子,一个小家变成了一个大家。

珍姐有工作、有事业,企业办得红红火火,但为人之妻、相夫教子,却是她的生活本色。

丈夫梁先生开有一家建筑公司,工作非常繁忙,珍姐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不想丈夫操心家里的事情。

家婆曾长期与珍姐同住在一起,珍姐孝敬、顺从家婆,家里的大小事征询家婆意见,听取老人家的建议,凡事有个好商量,婆媳之间从没有发生过矛盾冲突,甚至连脸都没有红过。

两个儿子聪明、勤奋,读书都比较顺心。大儿子毕业后工作、成家,一路顺利。现在珍姐有了儿媳,她也把儿媳当成女儿一样宠爱,自己能做的家务活尽量做好,年轻人的生活有自己的个性,珍姐也特别理解、尊重,从不以长辈的身份横加干涉。

几代同堂,珍姐是一家的主心骨,她把一家人团结起来,大家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成了龙眼村家家户户都羡慕称赞的和谐幸福之家。

为健身队出力 丰富社区文化

在勒流甚至在顺德,龙眼文化事业做得颇有知名度。

如龙眼点睛,这是一年一度的民俗盛事,如今已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龙眼曲艺、龙眼健身队等,也都在勒流街道非常活跃。

2008年,龙眼“妇女之家”初创龙眼健身队,珍姐是第一批队员,她积极参加健身,联络队员,组织活动,不辞辛苦,不问得失,特别是排练一些大型节目,珍姐出钱出力,也在所不惜。

大家从健身活动中收获了健康、分享了快乐、增进了友情,于是健身队也在不断壮大,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到了现在的近300人。在健身队,珍姐与队员亲如姐妹,她们经常欢聚一堂,谈家事,倾闲计,在交流交往中,珍娟发现队员有困难或者需求,她都会热心帮助。

随着健身水平的不断提升,龙眼健身队经常受邀参加市、区、街道各级比赛、交流、表演等活动,获得众多奖项。与此同时,健身队还开展义演活动,为村公益福利事业筹集善款。

基于为龙眼文化事业和社会公益等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珍姐被推选为龙眼村“妇女之家”副会长,后来,龙眼村妇代会改建为龙眼村妇联,珍姐又被推选为龙眼村妇联副主席。

2015年,珍姐与几位妇女骨干组织队伍开展募捐活动,后来她们将筹集到的善款用来采购一批生活用品,并相继上门慰问了一批困难妇女和困难家庭。

支持古村活化 拆迁自家旧屋

龙眼是佛山最美示范村居之一,古村活化项目做得风生水起。近几年,龙眼古村活化重点项目,就是修缮梁氏大宗祠及其周边环境综合改造,其中周边环境综合改造涉及旧房屋拆迁。

众所周知,拆迁补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旦谈不拢,整体工作就将陷入僵局。梁氏大宗祠修缮工作正好遇上了此类问题。梁氏是龙眼大姓,修缮梁氏大宗祠是梁氏族人的心愿,其目的也是团结社区群众,共建社区和谐。

珍姐家的旧屋就在梁氏大宗祠旁边,是三层砖混建筑,占地约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可这样一个宅子,只有拆迁,才能满足梁氏大宗祠的修缮规划。

面对龙眼村古村活化项目要求,珍姐一家顾全大局,不提赔偿要求,主动拆除旧房子,全力支持梁氏大宗祠修缮及其周边环境综合提升。

基于珍姐一家的无偿支持,龙眼村委会决定,还是以等面积地块置换,以便珍姐一家易地建设新房,不过仅一块等量地皮,其他没作任何补偿,妥善解决了拆迁问题。

在珍姐一家人的影响下,龙眼古村活化项目遇到类似拆迁工作,广大村民均能通情达理协商友好解决。2016年6月,梁氏大宗祠落成启用,龙眼又多了一处公共文化活动场地,村居和谐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

珍姐,一个平凡的乡村女子,外表健康阳光,内心善良温暖,干事,事业有成,持家,家庭和谐,讲情,情倾一方。珍姐,一个温柔、贤惠、勤劳的女子,她用心经营出一个幸福的家庭,这个幸福的家庭,在龙眼、在勒流焕发出正能量,让人们感受到家的温馨、社区的温暖。

黄玉霞

类别:孝老爱亲

事迹:

高一学生小静,每到假日,她就来到大良南记酒楼打工,为了一个心愿。

小静家住在大良环市北路与云良路交界处。那里车水马龙,高楼鳞次栉比,还有一段长长的花街,每天不知有多少人来这里逛花街、买鲜花,丰富着一天天的生活。花街的对面,有一幢三十多年楼龄的旧楼房,以前是大良餐饮服务公司宿舍,沿着老旧的楼梯上去,可看到墙壁裸露出来的泥沙,这里已被列入危楼,小静一家就住在三楼。

小静家里有爸爸、妈妈,大哥成家在外租房,二哥刚参加工作,一家4口,两室一厅60平方米。爸爸妈妈看儿子、女儿大了,只好在厨房里搭了一个睡床,一家人总算各有睡的地方。

4年前,妈妈黄玉霞因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不得不退休,社保只有1000多块。家庭重担落在爸爸身上,他在酒楼帮厨,一个月有3000多块,但要自己交社保,因为身体有病,还需要长期服药。小静从小懂事,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常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打工,以帮补家用。看着女儿慢慢长大,妈妈黄玉霞没有瞒住女儿的身世。18年前,黄玉霞在大良县东路开了一家饮食店,小静的生母就租住在隔壁,经常挺着大肚子过来吃饭,和店里的人熟悉了。小静出生几个月后,她的生母又抱她过来吃饭,看小宝宝可爱,黄玉霞和店里的人都喜欢逗她玩。

有一天,小静的生母又抱她来吃饭,吃完后,她让店里服务员抱一会儿,说自己去拿个东西马上回来。谁知这一去,生母便沓无踪影。黄玉霞看着只有6个月的小静,并不知道报警,在善良本性的驱使下,把孩子抱回了家。

黄玉霞去找小静的生母,但她已不在出租屋。后来,黄玉霞才打听到,小静的妈妈跟一个已婚男子恋爱,分手后没勇气做未婚妈妈。黄玉霞去派出所查小静宝宝册上的父母,名字却是假的。就这样,小静跟生身父母断了一切关系。

黄玉霞告知女儿的身世,希望对女儿负责,要求她从小勤奋好学,说一个人不能懒惰,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读好书才有好出路。然而小静没有户口,当时没一间学校能收她读书,黄玉霞想尽办法,舍近求远,小静9岁时才读上小学,个中艰难,黄玉霞却不愿多说。

黄玉霞收养小静,当时很多亲戚、邻居都骂她,说她自找罪受。的确,黄玉霞已有两个儿子,夫妻俩身体又不太好,经济也不宽裕,多养个女儿不是增加家里负担吗?黄玉霞满心委屈却说不出来,不是她想多收养一个女儿,而是遇上了,她就不能放手。

为了给女儿上个户口,黄玉霞不知往派出所跑了多少次。小静10岁那年,黄玉霞又去上户口,按政策要交一笔很大的罚款,这对黄玉霞一家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她只能作罢。 2016年,国家放松入户政策,黄玉霞马上去咨询,大良派出所有位姓梁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她,但告知小静的情况暂时还不能入户,一旦有政策调整,就会马上通知。当年9月,黄玉霞获悉,小静可以办理入户手续了。12月12日,小静过完18岁生日,终于在大良派出所注册户口,结束了黑户生活,黄玉霞也记住了那位热情帮助过她们的梁姓工作人员。

现在女儿长大了,黄玉霞问小静要不要去找亲生的妈妈,小静说不想找了,你就是我的妈,比亲妈更好。

黄玉霞说,她不怕小静去找亲妈,她只希望小静健康成长,“就算是一场赌博,赢了,小静长大后走正路,我多个女儿;输了,也是小静自己的人生,我就当作做善事。”

黄玉霞其实有颗豁达的心,尽管生活条件并不好,但全家人努力工作,在别人面前从不说家里的困难,从不寻求任何的同情和帮助,她身体力行教女儿做人的道理、对人生负责的态度,这就是她能给女儿最好的爱。所以知道黄玉霞一家内情的人,其实对他们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近来,黄玉霞的脸部痉挛越来越严重了,但听说手术费要好几万元,只好摇头说算了。

可妈妈不知道,女儿小静一直在悄悄地打工,希望赚钱给妈妈治病,这就是她的心愿。

卢裕锦

类别:助人为乐

事迹:

本人卢裕锦,今年45岁,是北区文昌小组的居民,也是美城义工协会的一名“老”义工,我一直坚信“勿以善小而不为”,无论多么微弱的力量,只要是传递正能量的,我都乐于奉献,因为,一座文明城市,是由每一个城市的主人共同“建造”而来的。

我,是一间工厂的小员工,但我坚持以身作则,不乱扔垃圾、不乱闯红灯、不粗言秽语……从家庭到工作单位,都坚持文明习惯,感染周边人。2012年7月,我从珠江商报看到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招募顺德美城义工,美城义工被喻为城市的“有心人”,他们一直坚持着“服务社会,传播文明,提升自我,共创美丽”的服务宗旨,通过志愿力量,把对城市的热爱化成行动,传递“美城从我做起”理念,我义无反顾地报名加入了义工队伍,我希望能利用自己空余时间,回报社会,服务城市,在美城义工平台上贡献一点一滴。

美城义工以“服务社会,传播文明,提升自我,共创美丽”为服务宗旨的一支义工队伍,为让这个大家庭搭建沟通平台,在队伍成立之初,我率先提出了建立Q群平台,并担任了Q群管理工作,凝聚了团队力量,同时,我也发动了我的邻居、朋友,共20多名北区居民加入美城义工大家庭,籍此义工平台,让更多的文明信息与力量在北区传递出去。

在大家的鼓励与肯定下,渐渐我成为美城义工协会的一名核心骨干成员,先后担任美城义工大队副队长、协会副会长现为协会会长一职。有了职责需要更多的担当,有限的业余时间也让我更珍惜自我提升的机会,尽管在志愿路上,我一路跌跌撞撞,但也收获更多暖心的正能量,更多的支持与鼓励。

多年来,美城义工通过言传身教,逐步发挥起“蝴蝶效应”,在社会上渐渐形成一股源自群众、服务群众的美城志愿服务力量。无论是常态化的美城明检暗检,还是不定期的现场公益活动;无论是把美城的理念带进校园的宣讲活动,还是与我们的家园亲密接触的“寻找被遗忘的最美角落”、“骑行随手拍”、“环运采风行”等主题活动;无论是流动的公交车厢,还是走上街头的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美城义工的身影随处可见!自2012年起,“欢乐校园行暨月饼盒回收”活动,深入校园进行“环保低碳,创文美城”宣讲活动;“爱在公交”文明交通义工服务活动,以公交为平台传播“有爱顺德”的文明理念;云南鲁甸爱心救灾、顺德爱心长者日托服务中心金钻婚&慈善敬老音乐会和各月生日会、顺德美城义工十镇街敬老慰问活动,进社区以及环保宣传等等。同时,积极参与各项大型公益现场活动,做好维持现场秩序的义工工作,并在各项现场活动中(如:春运“情暖回乡路”、“地球一小时”、欢乐龙舟节、重阳万人行、车载垃圾箱推广、城市管理宣传日、等等),均谨记“美城从我做起”的服务理念,以身作则做好文明美城推广工作。

特别在一年一度的“情暖回乡路”活动,美城义工已经持续参加五年!每年我们都带着同样的心情来到顺德客运站,我们站在不同的位置上为旅客们提供帮助,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回家的喜悦,我们也很快乐!每一次美城义工的活动体验都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同时感受到美城义工大家庭的温暖,所以,作为一名美城义工我很高兴,作为一名顺德美城义工我很自豪!我会一直坚持做下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身边人,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充满节日气氛的时刻,熙熙攘攘的人群集中到了顺德客运站,但这人群中还夹杂着一抹红,那是我们可爱的美城义工们,我们在中间忙碌,或帮旅客提箱携包、或帮进站安检旅客取行李、或维持旅客进站秩序、或引导及指引旅客微信购票。。。虽然有时会遇上不理解的旅客冷漠对待,但得到更多的是旅客们一句真诚的“谢谢”和感激的微笑!

既为义工,则无论什么都无法阻挡我们奉献的热情,因为我们是顺德美城义工,一群活跃在您身边为您服务的顺德义工。也许我们做的事情不惊天动地,但我们愿意从身边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以身作则,为美城出力,为美丽顺德贡献一份力量!

在志愿服务的路上,我还收获了满满的支持与肯定,分别被评为顺德区2012、2013年优秀城市管理志愿者;2013第一届美城义工大队副队长;2014年度公交志愿服务之星金奖;美城义工2014、2015年度各项积极参与奖;2016年顺德区五星级义工称号;2015-2016届美城义工协会副会长;2017年度北区社区先进志愿者;2017年12月佛山市五星志愿者;2017-2018届美城义工协会会长。

努力创造文明城市幸福村居,顺德是我家,幸福你、我、他!文明,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家贡献一点力量吧!

李炳全

类别:助人为乐

事迹:

2003年初,我从当时的《顺德报》上看到这样一个信息,说在贵州省从江县城西北83公里处有一个侗寨,寨中有一座建于清朝的著名鼓楼,是目前贵州保存最完好、最大的古代钟鼓楼。看到这条消息后,我十分高兴,并把它剪辑下来。

2003年7月,学校放暑假,我便“单枪匹马”踏上了“寻访钟鼓楼”的旅程。我独自一人来到贵州省从江县采风摄影。期间,认识了当地一位小学教师——石老师。在言谈中,我了解到石老师所在学校里的学生因贫穷无钱交学费而导致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我回到顺德后,与贵州的石老师经常有书信来往。石老师在书信中提及在他村庄有一个叫石昌敏的学生,成绩十分优秀,但家庭经济困难,面临辍学。我了解情况后,决定帮扶她。于是,从当年9月份开始,我开始资助石昌敏同学继续读书。随后,2004年春,贵州的石老师又给我写来一封信,称他所任教的会里小学有一个刚读四年级名叫杨北飘的学生,由于父亲逝世,母亲出外打工不知所踪,与其读三年级的弟弟也面临失学。在石老师寄来的小杨成绩单上看到,她各科成绩比较好。我在征求了妻子的意见后,决定也把小杨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直至他完成高中学业。

帮扶对象完成大学梦

对石昌敏的帮扶几年来一直没有间断。在我的帮助鼓励下,石昌敏更加努力学习。2007年6月,石昌敏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从江民族学院。虽然三年的大学费用更多了,但我还是坚持资助她学杂费用直至她大学毕业。

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帮扶对象石昌敏在2010年大学毕业了,并且在东莞成功找到了一份满意工作。2010年国庆节期间,我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有很多糖饼食物。原来,这个从东莞寄来的包裹,是石昌敏大学毕业找工作后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来的礼品。我把糖饼分给学校同事品尝。

多年坚持到英德“结穷亲”

2011年1月开始,我把帮扶的视线转到伦教街道办事处挂点帮扶的英德大湾镇。七年来,大湾镇的偏僻山村也留下了我和同事、亲朋好友、同学等热心人士的爱心足迹。2011年1月9日,在一个天气寒冷,下着毛毛细雨的冬日,伦教街道团委举行了自驾车爱心之旅活动,前往英德大湾青坑村开展扶贫帮困献爱心行动。我和学校7名教师党员参加了这次活动,并给当地村民、儿童送衣送物,送上爱心包裹。

活动结束回到顺德后,在我的脑海里,还不时会浮现当地村民、儿童生活艰苦的情景。事实上,别说说贵州偏僻山区,我们广东英德山区农村也同样存在着村民生活贫苦,孩子学习条件差的状况。

同年1月21日,在我的提议下,学校老师纷纷响应,成立一个“教师车友团”自驾爱心之旅再次走进英德大湾青坑枫林偏僻小山村。这次活动,全校22位老师捐衣捐物、棉被、大米以及药物一批,其中18位老师捐款计2600元。当天,老师们将这批物资派发给当地10多户困难家庭。

又在同年10月4日,趁着国庆节休息长假,带上家里人及同事三个家庭共十多人,自驾来到枫林村村民刘桂森家里,给他送上慰问金、衣物、食品、大米以及食用油等,折合人民币三千多元。

动员热心人士,加大帮扶力度

我认为单靠自己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必须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企业老板、同学等踊跃参与献爱心行动,才能加大帮扶力度,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七年来,在我的发动下,组队进入英德青坑枫林山村共三十多次,参与人数达一百多人次,捐资捐物折合人民币十万多元。

在我的情牵下,加入扶贫助学献爱心的队伍越来越多,越来越壮大。2011年寒假,英德青坑枫林村大山深处又来了十多名“顺德好人”。熹涌陈佐乾纪念学校老师一行十二人组成的爱心慰问团,来到刘桂森等两户困难户家里,在其简陋的房子里,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木床上的被子也十分单薄。狭窄的小客厅里,墙上显眼的位置贴了多张奖状,记录着3名小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今年50多岁的刘桂森由于身体有病,妻子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有3个小孩读书,经济压力很大。他们家靠种植玉米、花生、南瓜等农作物维持日常生活,每年收入大约才得一千几百元。

了解到刘桂森的家庭情况后,我们把刘桂森一家作为帮扶对象。从2011年年初起,七年来,我和家人或其他同事、朋友,经常利用寒暑假或节假日,驱车260多公里到英德探望刘桂森一家。2012年8月,我了解到,大湾枫林小学由于学生人数越来越小即将停办,枫林村的学生要到5公里外的青坑小学上学。为了使刘桂森的3个小孩上学方便,我特意给他家送去了3辆自行车。

我扶贫助学的爱心事迹在社会流传。去年春节前夕,在我与潘惠兴、邓培文等热心人士的精心组织下,伦教中学七八届高一(4)班几十位毕业30多年的校友专程到英德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他们一行18人风尘仆仆来到了英德青坑村,先后深入青坑、枫林村13户困难学子家中走访,每户送上人民币1300元至1600元不等的善款以及自行车、绒毛被、电饭锅、衣物、大米、食用油等物品一批。

当天傍晚,在我情牵下,热心人士还来到边远的枫林村走访了3户困难家庭。其中,为长期患重病的刘桂和患有严重白内障的孤寡老人陈佛新送上节前的祝福和慰问。

情系山区献爱心,我十七年如一日,直到现在还在帮扶三户困难家庭。在我的影响下,同事梁炽坚老师也加入了献爱心行列,他帮扶一个贫困家庭的学生完成高中学业,并在他的言行中了解到准备帮这位学子完成大学梦。

我平时业余时间喜欢旅游和摄影,能够给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帮上一点忙,那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人生在世,应该多做好事、善事,何乐而不为呢?

何宛凌

类别:助人为乐

事迹:

何宛凌同志,现就职于乐从安颐通平安钟,为乐从义工联助残志愿服务队骨干,26年前因为一场大病导致高位截瘫,历经2次手术,治疗近20年。在此20年间,宛凌同志的心态也越来越平和,开始懂得接受身体上有残缺的自己。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帮助下,她开始渐渐坚强起来,并走进社会。

自从组织家庭并顺产生下女儿瑶瑶后,宛凌变得更加的坚强。2014年,宛凌加入“乐从义工联助残志愿服务队”,成为一名志愿者。在一众志同道合志愿者的感召下也焕发了她瘦小身躯里蕴含着那股顽强的韧性和生命力。每次见到宛凌都是脸带温暖的笑容,她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残疾人走出心理障碍,重拾自信和快乐。宛凌认为,自己比别人更懂得残疾人的需要,尤其是后天致残的人,无人比她更懂那种内心的酸楚。每当此时,她都会把自己在生活中总结的经验传授给他们。“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歌” 何宛凌经历了从一名正常人到残疾人的人生变故,最后涅槃重生,她把各方的关爱都放在心里,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感恩之心,也感动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残疾人生活上更多一些自理,性格上更加的乐观,行动上勇敢的走家门,感知外面的世界的温暖和美好这是宛凌的美好愿景也是今后义务服务努力的方向,她希望通过大家努力让残疾人得到更多平等的机会和尊重。

何宛凌同志热衷参加助残志愿服务队、乐从慈善会开展的义卖活动,通过义卖活动,可以帮助到更多困难的群众,对此她深感安慰。通常义卖活动所需时间较长,而何宛凌同志身体条件问题,常常导致脚部抽痛,但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义工参与其中,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受惠,她觉得一切都值得。同时她也十分感恩众多一同参加义卖活动的义工朋友,由于身体不便,很多时候参加义工活动都需要义工朋友的接送,但是每次活动总有义工积极请缨,担当“司机”一职,令义卖活动可以顺利开展。随着义工活动的开展,她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将健全人与残疾人联合一起,既为残、健人士搭建了沟通的平台,也为残疾人士提供了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

近年来,何宛凌同志也加入了乐从助残志愿服务队的“共享阳光”——残疾人互助计划,参与其中的手语义演环节。通过开展日常手语练习、新歌曲手语排练、参与大型慈善活动或义工活动义演,令残疾人社会关注度有所提升。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义演队员加入,何宛凌同志也成为了助残志愿服务队的骨干,同时她的乐观向上,也使她成为了社会的榜样,她的事迹,入选2017年“凡人善举•感动乐从”系列活动,并被媒体宣传报道。

她从一名活泼好动的小女孩,一夜间变成不良于行的残疾人。虽然生活跟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但她最终战胜心魔选择坚强面对,并以自身经历帮助和感染身边的人。

周文飞

类别:敬业奉献

事迹:

周文飞,女,汉族,1978年10月生,大学文化,于2000年在顺德检验检疫局工作以来,在检验检疫执法一线努力耕耘,怀着对检验检疫事业的执着追求,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工作态度和乐于奉献、甘于清贫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2017年,根据广东检验检疫局和西藏检验检疫局对口援藏工作安排,广东检验检疫局派出周文飞赴西藏检验检疫局开展对口援藏工作。在援藏工作期间,周文飞认真学习“老西藏精神”,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在短时间内适应高原缺氧的环境,积极投身工作,迅速成长为西藏检验检疫局法综处的骨干力量。周文飞的表现充分诠释“高原上稀缺的是氧气,宝贵的是精神”的援藏干部风貌。

一、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投身工作

高原气候寒冷干燥,氧气稀薄,在高原生活已是困难重重,一个小小的感冒就可能引起肺气肿让人失掉性命,长期的生活则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等身体疾病。周文飞克服在高原的种种不适,甚至患上感冒后也不轻言退缩,在高原因病吊针雾化期间,不断有人建议她放弃高原工作,认为一个女同志,一个来自广东沿海平原的同志,在高原生活并不容易。本着忘我的奉献和奋斗精神,周文飞继续带病坚持工作,坚守在高原并不下撤,最终基本适应了高原生活,并迅速全身心投入到检验检疫工作中。

二、带动家庭奉献,为大家舍小家

周文飞在援藏期间,家里小孩年龄甚小,大孩2岁4个月,小的只有10个月。两个小孩正需要照顾和关爱的时候,周文飞以她的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奉献心态带动家人一起面对困难。周文飞丈夫主动提出承担起家庭重担,让周文飞安心在西藏工作,并在小孩教育时也让孩子了解到坚强与乐观的深刻含义,了解到母亲所做的事情的意义所在,整个家庭齐心协办,共同奋斗。

三、援藏工作成果丰硕

周文飞援藏所在的部门——西藏检验检疫局法综处承担着口岸建设、质量提升、风险预警、技术贸易壁垒、法制、稽查与综合协调等大量工作,人手非常紧张。周文飞以专业、客观、善于沟通的态度开展各类工作,赢得领导和同事们的尊重。作为法律专业人员,周文飞根据西藏检验检疫局党组的规划,积极部署筹划法律知识培训、应知应会宣传、专业知识考核等法律体系建设,营造全局干部职工学法、爱法、尊法,面向群众积极宣传检验检疫法律法规,以自身的努力积极推动西藏检验检疫的法制建设向上一个台阶迈进。周文飞积极主动的工作精神与工作成果得到西藏局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四、淡泊名利,恪守职业道德。

周文飞工作十几年来,一直从事着检验检疫一线执法工作。在行政处罚执法过程中,当事人形形色色,为了减轻处罚或避免承担法律责任,有的出言恐吓,扬言投诉报复;有的花言巧语,送礼送钱;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周文飞都淡然相对,廉洁奉公,最终结果都是以法律为准绳,客观公正处理。在说理性执法下,不少当事人都心悦诚服,有的甚至在依法缴纳罚款后还送上锦旗,有被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当事人,在看守所提审时也能心平气和的进行沟通,表示理解检验检疫的执法。多年来,周文飞始终树立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计较个人荣辱,一腔真情重,公道在人心,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全部真诚,倾注到了检验检疫工作中,倾注到了党的事业上,充分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和检验检疫工作者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

钟朝巩

类别:敬业奉献

事迹:

钟朝巩,清远人。男,1966年出生。现为广东特丽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员工,负责大良北区的环卫保洁工作。

钟朝巩从清远来到顺德这个城市,缘于其家庭。他是家中的独子,还有5个姐姐和妹妹。由于其中2个姐妹嫁来顺德,所以举家连父母也来到顺德定居。

1998年,钟朝巩初次来到顺德,第一份工作是顺德文秀居委治保会的保安。任职3年多。他的大姐,当年在顺德某大环卫公司任主管,觉得自己的弟弟适合环卫工的工作,于是钟朝巩在其姐的引荐下进入了环卫工这个行业。

如今钟朝巩已经做了六年的环卫工作。对此他从无抱怨,还说爱上了这份工作。

入行6年来,钟朝巩印象中几乎没什么休息,即便阖家团聚的春节也是如此。今年钟朝巩的父亲已经83岁,母亲已经80岁了。几年前他们离开顺德,再次回到老家清远颐养天年。今年大年初二,有位亲戚开车从顺德回清远老家,他这才蹭上车,一大早赶回清远老家。然而,才呆了几个小时的时间,他又从清远赶回顺德。 逢年过节,普通家庭都会相聚,但街道上相比平时也产生了更多的生活垃圾,环卫工人也更加忙碌。而过年后的工作量比平时更大,如他所在的环市北路会有弃置桃花、年桔等年花。钟朝巩觉得这些年花比较重也比较大,处理不及时,很影响市容。所以他和工友们一看到,就马上处理掉。有时候重的垃圾处理一番下来,都是腰酸背痛,但他明白到垃圾的处理等不得。路上每一处小垃圾,都逃不过钟朝巩的眼睛,他一丝不苟地用扫把清扫好。而花基里的一些难以清扫的垃圾,他甚至还会用手直接去处理。而对于管理层下达的要求,他都是最快最好完成的那一个。大到每一条路每一条巷,小到每一个商铺每一个民居,他都很熟,有什么需要特别处理的说个位置,他马上就能找到。说到自己负责的片区,钟朝巩颇为自豪。

用他的原话,他觉得选择了这个行业,就知道没什么休息时间,春节也一样,保持路面干净,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看到路面干干净净,街坊们舒心,他也开心。

钟朝巩的家,是个环卫双职工家庭,他的妻子也是同一家保洁公司的环卫工人,也在同一个片区工作,儿子则在职中读书。平时他们很忙,但是儿子很孝顺很自觉,没让他们操心,也很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由此他觉得很欣慰。家人的理解,也是钟朝巩坚持的动力之一。街坊们的支持,也让他很是感动。在大热天里,有街坊看到他太热,觉得他很辛苦,会买瓶水送来,也有煲好粥送给他。虽然都是小事,但居民对他的关心令他很感动。他从来不觉得自己做的是份低的工作,他觉得用自己的双手,凭自己的良心去养家,他很满足也很自豪。

在钟朝巩的心里,他总是有个心愿:市容环境卫生,不仅仅依靠环卫工人,如果每个人都能更加自觉一些,不随地丢垃圾,把垃圾都打包好等环卫工人上门收,或者是投放在垃圾桶里,既能保证环境卫生不被二次污染,保护我们共同居住的城市环境,又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何海荣

类别:见义勇为

事迹:

2018年3月3日21:00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杏坛医院外科何海荣主任及其友人在湖南衡山西站乘坐从上海虹桥站开往广州南站的G1305高铁列车,当列车行驶快到广州南站的时候,怀着归心似箭的心情,何主任把行李从行李架上拿下来,准备下车,突然列车上的广播反复播放“各位旅客,请问有医务人员在列车上吗?请到7号车厢找列车长!”,职业的敏感性让他何主任感觉到有旅客需要帮忙,马上赶去7号车厢,当时大部分旅客已经拿了行李挤得过道满满的,都准备下车。何主任边说“请让一让,我需要赶去7号车厢”,边快步赶去,旅客们听到后都主动让开通过。

何主任很快到达7号车厢,在车厢中部有几个乘务员围着一名中年妇女,她身体斜歪靠在座椅上,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口唇紫绀、痛苦面容,陪伴的丈夫站在旁边焦急地拉住妻子的手,不知所措。何主任何主任触摸患者的左侧桡动脉搏动不明显,颈动脉搏动细弱。他马上请大家散开一些,让患者处于通风透气环境,询问乘务员是否有听诊器、血压计,他们说要去前面的车厢拿来,并何主任请他们赶紧去拿,同时将患者紧绷着的裤带、厚厚的衣服解松,并请乘务员们帮忙尽快把患者移动到较宽敞的地方,把患者平卧位,双下肢稍微抬高,上半身上抬30度斜卧,按照抢救休克体位平卧,擦干汗水,给患者温水饮用。询问家属,患者晚上进食情况,家属表示患者2个小时之前已经吃过晚饭,也喝过水,排除低血糖反应。追问患者既往史,不排除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所致)。

经过处理,患者面色逐渐好转,患者能回答问题,不适感好转,几分钟后,患者感觉好转很多,当时车上其他的旅客已经下车,怕耽误转车时间,患者及家属也想早点下车赶路。何主任多次询问患者,确认患者自我感觉可以以后,才认同其下车。患者丈夫离开座位时,反复问何主任和乘务员需要多少钱?以为抢救他的妻子需要收取费用,何主任当时也觉得很诧异,和乘务员都说不需要交钱,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由于担心患者病情,不排除随时会再次发病,他再三叮嘱:请乘务员亲自护送患者及家属下车、出站。再三嘱咐患者及家属,如有不适随时去医院,回家后也要去医院检查,查找病因。

何主任准备离开时,一个女乘务员(不知是否是列车长)突然问“请问你有医生资格证在身上吗?”,他表示没有带,乘务员请他把电话号码、单位名称、单位地址、单位电话留下。刚下车几米远,见到护送的乘务员、患者及家属还在下阶梯的台阶上,患者坐在地上,何主任立即向前询问,确认患者没有严重不适后离开,走了几步,何主任才放心地出站了,他是最后一个出站的,而且验票工作人员没有验他的票,他们主动打开验票门让其出站。

在回顺德路上,列车长和何主任取得联系,并把她需要的资料通过短信发给她,列车长除了感谢之外,最后表示:“您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种美德值得我们敬佩!我代表旅客,代表铁路谢谢您。祝您一路顺风,万事如意!”。这对何主任来说是一种鼓励。

或许会有人认为何主任“多事干”,当时已经是晚上23:30,大家都已经很疲惫,又累又饿,明天大家还要继续上班,家人都在家里等着,大家都在赶路,而且患者当时的情况不清楚,病情不确定,特别是现在的社会太多的负面事件。

但何主任认为:作为一名医生,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将救死扶伤放在第一位,这是责任,也是义务!还有,作为一名党员,应该起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再者,作为 “广东省青年文明号号长”,随时随地都要做好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准备,做到文明服务、微笑服务!

何主任在群众中的口碑一直都很好,2017年11月,杏坛镇乡医协会几名理事曾找何主任看病,对医院外科的技术、服务都连连称赞,为此几位老人联合,亲笔联写诗词,制作了一块牌匾,亲自送来外科以表感激。

何愿理

类别:见义勇为

事迹:

何愿理,2013年7月加入佛山市顺德区顺汽公交有限公司,任职公交驾驶员。身为982线车长,何愿理每日运营公交往返麦北西成站至北水村。任职四年间,无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安全行车达19万公里以上。

运营线路期间,何愿理因服务出色、热心助人多次受到乘客的点赞。今年,何愿理先后救助了3名市民,受到各大媒体关注。 2017年2月8日下午6时20分,何愿理驾驶982线杏070车开往北水村,在行驶到杏联中学路口(良均路)时,发现一名驾电动车的人昏迷在地并被电动车压倒。考虑到当时下雨天气较冷,何愿理立刻停车并下去了解情况。“真的不求什么回报,就是尽自己能力能帮就帮,也是自己的一份本心。”何愿理说,自己做公交车司机以来做过类似事情已有3次。当日,他在车上看到昏迷者后,跟乘客解释清楚后便才下车了解情况。他观察后发现昏迷者酒气较大,提议昏迷者的同伴一同将其送去医院治疗。于是,两人合力把昏迷者抬上公交车送到杏坛医院。据何愿理介绍,昏迷者现已无大碍。

2017年9月14日下午6点37分,何愿理运营公交开往麦北西成,在行驶至光华牌坊附近(良均路)时,见到前方发生一起摩托车与自行车相撞的事故。“当时下着大雨,能见度比较低。我见到水坑里有件雨衣,驶近才发现是一个人。”何愿理回忆当时的情景说,而在水坑里的正是事故中骑自行车的女子。何愿理马上停车上前查看情况,并尝试唤醒伤者。热心乘客麦小姐也在旁一直为伤者撑伞。唤醒骑车女子后,何愿理马上上前查看骑摩托车男子的情况。男子虽只受了轻伤,但雨衣被侧翻的摩托车压住一时起不来。在何愿理的帮助下,男子能自行站立行走。而另一边,受伤女子在尝试站立时再一次晕倒。在征得车上乘客同意后,何愿理与几名热心乘客将骑自行车女子抬上车,并与热心乘客麦小姐一起将伤者送杏坛医院救治。之后二人返回车上,何愿理继续运营路线。幸得何愿理的及时救助,为抢救伤者赢得时间。事件受到省内媒体广泛关注,DV现场、今日一线、佛山日报等多家媒体纷纷对何愿理进行采访,9月21日CCTV-13《新闻直播间》、《共同关注》栏目都对事件进行了报道:《广东佛山:女子车祸重伤 公交司机相救》。何愿理的助人行为受到广大市民的点赞,同时也为顺德交警侦破该宗交通事故提供重要线索。

2017年10月7日晚上19:40分左右,何师傅驾驶982线公交从麦北西成站开往北水村。行驶至北水牌坊路段的时候,前方发生电动车与小轿车相撞事故,何师傅马上停车并上前查看情况。电动车驾驶员倒卧在地,身上血迹明显,情况较为严重。在征得车上乘客同意的情况下,麦师傅与在场协警将伤者紧急送往杏坛医院。

除了救助交通事故伤者,何愿理的热心还体现在每日的工作当中。何愿理运营的982线行走范围在杏坛区内,每日的乘客大多是老熟人了。这项看似枯燥的工作,何愿理却认为是件快乐的事。每日早上,何愿理都会热情地与上车的乘客打招呼;他觉得乘客们的微笑是他最好的回报。除此之外,他还会帮助年长的乘客搬东西,等腿脚不方便的乘客坐稳再开车,“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快乐”是他的工作感悟。何愿理是982线路线长,近3年来全年绩分在杏坛车队排在前三名。去年更是排名第一。

作为品牌线路的车长,何愿理长期位居公司1700多名驾驶员的积分榜前列,今年更是位居首位。除了主动帮乘客帮行李、对有困难的乘客及时主动帮助、拾获贵重物品主动归还失主、节假日积极装饰车厢、对乘客主动微笑问好、认真解答乘客询问等一系列的优质服务项目外;何愿理把安全驾车放在工作首位,一直坚持无违规、无投诉、无安全责任事故。他的优质服务得到了领导和同事认可,也受到了乘客的连连称赞。

工作之余,何愿理还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各项活动,趣味运动会、徒步活动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一直用自己的行为感染身边的人,身体力行地传递“与爱同行”的理念。

周强杰

类别:见义勇为

事迹:

周强杰同志,男,中共党员,现年30岁,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巡警大队特警中队民警,特警一班班长。他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凭着执着的敬业担当和高度的使命感,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先后荣获个人嘉奖2次、市局“特警之星”等荣誉称号。2017年11月11日休息期间,他路遇学生失足跌落河中,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河中救起该学生,并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将该学生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受到省市区主流媒体的密集报道,有效宣传了顺德特警敢于担当、训练有素、英勇无畏的新时代人民警察形象,是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典型代表。

夯实学习,提升政治站位

“没有学习就没有进步。”周强杰同志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始终注重政治理论学习,经常利用空余时间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防范各类政治风险。在日常工作训练中,周强杰同志不断用十九大精神武装自己,并把十九大精神融入特警反恐处突、打击违法犯罪的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政治、业务素质,发挥党员先锋队的引领作用。

用心管理,提升特警班组的凝聚力

周强杰同志自担任特警中队一班班长以来,认真履行职责,尊重领导,团结、关心同志,始终坚持“关心队员与关爱队员家属并重”的原则,坚持“从政治上关心队员,从工作上爱护队员,从生活上帮助队员”的原则,始终把同志间的冷暖牢记心中,用“大家庭式”的关爱温暖同事,提升队伍凝聚力。在他言传身教下,特警中队一班“团结、向上、互助”氛围日益浓郁,成为特警中队最锋利的反恐处突“尖刀”,受到了巡警大队及区局领导的一致肯定。

冲锋在前,打击成效突出

今年以来,周强杰同志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工作,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先后参加各类防暴处突任务10余次、警卫任务20余次、抢险救灾任务4起,参与抓获处理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员30人,其中行政拘留25人、刑事拘留3人、逮捕2人、强制隔离戒毒5人、全国网上在逃人员2人。不论是抢险救灾,还是抓捕重特大案件犯罪嫌疑人,他总是冲在打击的第一线,把安全留给战友,把危险留给自己,表现英勇顽强,充分发挥了一名特警班长重要的带头作用。

英勇无畏,休班期间勇救落水学生

2017年11月11日中午,周强杰同志休班期间开着摩托车搭着4岁大的儿子到孩子外婆家吃饭。12时许,当途径顺德区伦教街道羊大路荔村路段时,周强杰的儿子指着羊大河说:“爸爸,爸爸,河里有个哥哥一浮一沉!”周强杰顺着孩子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名年约10余岁、穿着校服的男孩在羊大河靠对岸的水里挣扎,情况十分危险。时间就是生命,周强杰马上停下摩托车,对儿子说了一句“儿子别动,在这儿等我!”转身向溺水男孩的方向跑去。羊大河有十多米宽,水深约3-4米,溺水男孩在靠对岸的水中,河两边又有围栏,周强杰只能一路飞奔数十米到河对岸,从河栏杆爬下水中,游到溺水男孩的身后,一边抬起其头部,一边拽着其身体拼命往岸边游。由于河面离路面还有2米多高的落差,周强杰尝试多次都无法将男孩托上岸边路面。此时,一名热心群众见状也迅速跳下水中,与周强杰一道,在岸边数名热心群众合力帮助下,成功将溺水男孩救上岸。发现溺水男孩当时已经昏迷后,周强杰又迅速对其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随着一阵吐水声,溺水男孩慢慢苏醒,围观群众也发出阵阵掌声。“爸爸,你好棒!但是,你的脚流血了!”周强杰的儿子走了过来,指着父亲的右脚既自豪又心疼地说。此时,周强杰才意识到自己的右脚在救人时被水底的硬物划出了一道5-6厘米的口子鲜血直流。经医院救治,溺水男孩已无大碍,而周强杰的右脚却缝了4针。经了解,溺水男孩姓谭,现年13岁,是顺德区某中学初一学生,当天在伦教羊大河荔村段玩耍时,不慎跌落河中,幸亏得到民警及热心群众的及时救助。救人事件发生后,珠江商报、佛山日报、顺德电视台、佛山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新闻中心、广东公共“DV现场”、TVS1“今日一线”、TVS2“今日最新闻”等省市区主流媒体进行密集报道,被救学生小谭的父母及亲戚近10人自发来到出事地点,向媒体讲述周强杰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并送上“救死扶伤 忠勇卫士”的锦旗,感激涕零地感谢周强杰对小谭的救命之恩,省市区媒体一致盛赞顺德特警训练有素、英勇无畏、敢于担当,是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典型代表。

 

 

文章来源: 顺德招聘网 https://sd.goodjob.cn,转载请注明。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