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招聘网 > 资讯 > 顺德资讯 > 文章详情

顺德桑基鱼塘

阅读次数:120032012-09-10 10:57

  讲述顺德地区的民谷风情,有着悠久历史的顺德桑基鱼塘,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的前进。以下是桑基鱼塘的详细介绍:
  
  桑基鱼塘(mulberry fish pond),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
  
  桑基鱼塘是池中养鱼、池埂种桑的一种综合养鱼方式。从种桑开始,通过养蚕而结束于养鱼的生产循环,构成了桑、蚕、鱼三者之间密切的关系,形成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茧缫、蚕沙、蚕蛹、缫丝废水养鱼、鱼粪等泥肥肥桑的比较完整的能量流系统。在这个系统里,蚕丝为中间产品,不再进入物质循环。鲜鱼才是终级产品,提供人们食用。系统中任何一个生产环节的好坏,也必将影响到其他生产环节。珠江三角洲有句渔谚说“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蚕茧多”,充分说明了桑基鱼塘循环生产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
  
  桑基鱼塘的发展,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的前进,逐渐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科学化的人工生态系统。
  
  生产方式
  
  “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是: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水涝,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收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
  
  主要特点
  
  1、种桑与养蚕、鱼、猪相结合,生产上有紧密的联系。
  
  2、植物与动物互养,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
  
  3、塘与基合理分布,水陆资源相结合。
  
  历史回顾
  
  据史料记载,珠江三角洲早在汉代已有种桑、饲蚕、丝织的活动。公元7世纪初,唐代各地商人和外国人都相继来广州贸易,贩运绢丝。当时珠江三角洲已是“田稻再熟、桑蚕五收”之地。但当时种的桑是在广州附近的高地,与鱼塘没有联系,尚未形成桑基鱼塘。12世纪初,北宋徽宗期间,在南海和顺德两县相邻的西江沿岸,修筑了著名的“桑园围”,说明当时南海、顺德一带已是重要种桑养蚕地区了。15世纪初(1406年)明永乐四年,顺德的龙江、龙山两地已出现土丝买卖市场,蚕丝生产已成为商品。但尚未发现与养鱼联系。
  
  珠江三角洲池塘养鱼最早记载在公元9世纪的唐代,已有养殖鲩鱼的历史。西江下游沿岸有鱼苗出产,这为发展塘鱼的重要条件。明代初期,鳙、鲢、鲩、鲮已成为池塘养鱼的普遍鱼种。池塘养鱼地区亦已逐渐扩大,在珠江三角洲已逐渐发展为以南海九江和顺德陈村为中心的基塘养鱼生产地带。但当时与基面用于种桑养蚕联系生产还尚未发现。
  
  1522年(明嘉元年)明朝封闭了福建泉州和浙江宁波两港,广州成为生丝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各地生丝经由广州输出。其后,1553年葡萄牙侵借澳门,外国商船陆续进入,从而澳门又成为对外贸易的转运港口,促使广东生丝对外更加畅销。
  
  当时由于生丝畅销,促进了蚕桑业的迅速发展。南海县的九江,顺德县的龙山、龙江,高鹤县的坡山(古劳一带)等地,蚕桑业急剧兴旺起来。出现塘基种桑的地方很多,著名的桑园围和古劳围就在这一带。这一带农民经过长期种桑养蚕的经验,后来发现养蚕的蚕沙(蚕粪)可以养鱼,逐渐了解蚕沙是塘鱼很好的饲料。当时因需要生丝多,种桑养蚕亦多,蚕沙量日多,塘鱼的饲料也多,于是大量发展养蚕的同时,淡水鱼业也大量发展起来了。农民逐渐明确桑多、蚕多、蚕沙多,塘鱼也多。由此桑基鱼塘这种特殊生产方式经过长期生产实践,逐渐形成起来,并很快传到珠江三角洲各地。
  
  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满清王朝闭关镇国,封闭了福建漳州、浙江定海、江苏云台山等对外贸易港口,广州又成为全国生丝唯一的对外输出港口,外国商人都集中到广州来购买生丝和丝织品。粤丝对外销路日广,需要生丝及丝织品大量增加,从而促进了蚕桑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三角洲各地桑基鱼塘的发展,很快在珠江三角洲西北部的南海县九江乡、顺德县的龙山乡、龙江乡,高鹤县的坡山乡(今古劳)一带,构成一个广阔的桑基鱼塘区域。其中以南海县九江为中心,各地纷纷“弃田筑塘、废稻树桑”,掀起了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鸦片战争以后,缫丝新式技术逐渐输入。1866年(同治五年)南海陈启元引进国外缫丝新技术,在南海县蕳村建立珠江三角洲第一个现代缫丝厂。不久,新式缫丝业的风由南海县逐渐向珠江三角洲各地吹去。顺德在大良北关建立了一个500—600名女工的怡和昌机器缫丝厂,这是顺德县缫丝业大发展的开始,此后,顺德缫丝业逐渐取代了南海县而居珠江三角洲首位。由于新式缫丝工业迅速的发展,推动了蚕桑业的发展。再次掀起“弃田筑塘、废稻树桑”之风,桑基鱼塘面积再次扩大,形成了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发展第二次高潮。
  
  桑基鱼塘自17世纪明末清初兴起,到20世纪初,一直在发展。特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欧洲各国忙于战后恢复工作,我国生丝在国际市场获得畅销,促使本地蚕桑业的畸形发展,珠江三角洲到处是桑基鱼塘,桑基鱼塘面积估计约有120万亩,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是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发展的第三个高潮。
  
  当时蚕桑价格很高,每担(100市斤,50公斤)桑价值等于一担米,而每亩桑地年可采桑七、八造,价值约等于20担米(1910年南海每亩桑地产桑34担)。一造蚕的收入,就可以养活三、四口人。
  
  蚕桑旺盛时,顺德容奇镇每日有“丝船”运生丝出广州,回程运回白银。故有“一船生丝出,一船白银归”说法。1905—1906年广东生丝输出约值4000多万元,顺德一县占3/4。当时广州、佛山、顺德等地设有汇兑钱庄六十六间,顺德一县占有四十四间,占总数65%,可知当时顺德人的富裕。
  
  自1866年陈启元引进新式缫丝机后,珠江三角洲各县陆续增加新式丝厂,到1918年已达147个厂,每年增加大量生丝出口。顺德县占三角洲丝厂和丝车的大半。1922年顺德生产的生丝占全三角洲的97%,占全省出口生丝80%。
  
  随着蚕桑、缫丝业的发展,三角洲各地的丝厂、丝市、桑市、蚕市和和茧栈等遍布于蚕桑地区。集中于以顺德为中心的各县。当时主要茧市有:顺德:容奇、桂洲、勒流、龙江、乐从、陈村、大良、甘竹。南海:官山、吉利、平洲、九江。中山:小杬、古镇。新会:北街。三水:西南。东莞:石龙。
  
  主要茧栈有:顺德:桂洲71家;容奇25家;勒流12家;陈村10家;大良8家;乐从6家;龙江2家;共134家。南海:官山5家。三水:西南25家。
  
  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工商业凋零,市场停滞,丝织品销路锐减,生丝价格狂跌,外销量不断下降。1938年生丝外销量仅及1922年的五分之一。桑基鱼塘面积大大缩小,逐渐被蔗基鱼塘代替。解放初,桑基鱼塘仍占一定地位,自市场经济兴起,由于蚕桑业相对花工多、生产周期长、也有风险,产值不如社队企业高,桑基鱼塘面积逐渐缩小。1995年以后,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已基本消失,部分向三角洲外围地区发展,部分改果基、花基、蔗基、鱼塘。
  
  地方特色
  
  桑基鱼塘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形式。因其生产上形成良性的循环而出名。珠江三角洲由东、西、北三江汇合冲积而成,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是盛产蚕桑、塘鱼、甘蔗的重要基地。三角洲内河网密布,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常闹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当地人民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地在一些低洼的地方,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饲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可减轻水患,这种塘基的修筑可谓一举两得。
  
  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出现了新的生产结构方式——“果基鱼塘”、“桑基鱼塘”。“果基鱼塘”是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养鱼,堆土筑基,填高地势,相对降低地下水位来种植果树(如栽植荔枝、柑橘、龙眼等果树)。后来由于国际贸易对丝绸需求的扩大,种桑养蚕的获利大大超过了水果的收益,不少地区从原来的果基鱼塘生产形式大量改为桑、塘专业性生产。果基鱼塘的生产方式,逐渐演变为鱼塘里养鱼,塘基上种桑树的桑基鱼塘,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低洼地积水内涝的问题。人们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充分地利用土地的空间与轮作的时间,以求最佳的经济效益。“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是: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洼地水涝之患,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收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
  
  高产技术
  
  建塘
  
  新开桑基鱼塘的规格,要求塘基比1:1。塘应是长方形,长60~80米或80~100米,宽30或40米,深2.5~3米,坡比1∶1.5。将塘挖成蜈蚣形群壕,或并列式渠形鱼塘6~10口单塘,基与基相连,并建好进出水总渠及道路(宽2~3米)。这样利于调节塘水、投放饲料、捕鱼、运输和挖掘塘泥等作业,也利于桑树培管、采叶养蚕。新塘开挖季节以选择枯水、少雨的秋末冬初为宜。挖好的新塘要晒几天,再施些有机粪肥或肥水,然后放水养鱼。加强塘基管理塘基桑树的生长好坏,产叶量高低,叶质优劣,直接影响到茧、丝、鱼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培管好塘基桑树,增加产叶量,是提高桑基鱼塘整体效益的关键。塘基桑园的高产栽培技术,应坚持“改土、多肥、良种、密植、精管”十字措施,以达到快速、优质、高产的目的,实现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受益。
  
  改土
  
  挖掘鱼塘,使原来肥沃疏松的表土、耕作层变为底土层,而原底土层填在塘基表面,作为新耕土层,虽有机质含量有所增加,但还原性物质也在增多。因此,在栽桑前应将塘基上的土全部翻耕一次,深度10~15厘米,不破碎,让其冬天冰冻风化,增强土壤通透性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若干年后,因桑基随着逐年大量施用塘泥肥桑而随之提高,基面不断缩小,影响桑树生长。所以,塘基要进行第二次改土工作,将高基挖低,窄基扩宽,整修鱼塘,使基面离塘常年最高水位差约1米,并更换老桑。
  
  多肥
  
  应掌握增施农家有机肥料和间作绿肥的原则。一是要施足栽桑的基肥,亩施拌有30~40公斤磷肥的土杂肥100~200担,再施入粪尿10~20担,或饼肥150~200公斤,并配合施用石灰25~50公斤,改良酸性土壤。二是在桑树成活长新根后,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施一次速效氮肥,每亩施20公斤尿素或50公斤碳铵,最好施用腐熟人粪尿50~80担。7月下旬再施一次,肥料用量较前次要适当增加一些,促进桑树枝叶生长,以利用采叶饲养中秋或晚秋蚕。三是桑树生长发育阶段要求养一次蚕施一次肥。并注意合理间种、多种豆科绿肥,适时翻埋。四是在冬季结合清塘,挖掘一层淤泥上基,这样即净化了鱼塘,又为基上桑树来年生长施足了基肥。
  
  良种
  
  塘基栽桑,应选用优质高产的嫁接良桑品种,如湖桑197、199、32号,团头荷叶白及7920等,还应栽植15%左右的早、中生桑品种。
  
  密植
  
  塘基因经过人工改土,土层疏松,挖浅沟栽桑即可。又因塘基地下水位高,桑树根系分布浅,宜密植。栽桑时采用定行密株,株行距以33厘米×132厘米或50厘米×100厘米为好,亩基栽桑1000~1300株。栽桑处须离养鱼水面70~100厘米,桑树主干高20~30厘米,培育成低中干树型。
  
  精管
  
  塘基栽桑后,桑树中耕、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合理采伐等培管都必须抓好,确保塘基桑园高产稳产,提高叶质。
  
  东桑西移
  
  据统计,在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全国桑园面积只有19.84万公顷,蚕茧产量3.09万吨。我国蚕桑业在经过了20多年的曲折发展后,直到1970年,我国桑园面积达到23.34万公顷,蚕茧产量12.15万吨,首次超过了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从此以后,我国就一直位居世界蚕桑业巨头的宝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蚕桑业发展的顶峰时期,是在上个世纪末期的90年代前后。1994年,我国蚕茧产量达77.69万吨,全国有26个省市发展蚕桑业。1995年,全国桑园面积为116.7万公顷,蚕茧产量仍达75.98万吨。然而,“十五”期间,由于我国东部因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使得主产区的蚕桑业明显下滑,导致我国在全球蚕茧生产的比重逐年下降了约2个百分点,削弱了我国桑蚕业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
  
  长期以来,我国的蚕桑业生产中心的分布格局,与自然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蚕桑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和经济繁荣的东部地区。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东部蚕桑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工业企业发展迅速,东部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涨,使传统的桑蚕业逐渐失去了发展优势,其结果导致蚕桑业出现了萎缩。
  
  为了稳定和持续发展我国的蚕桑产业,确保全国丝绸产业的创汇能力,考虑到我国西部地区在生产要素的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如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充足且价格相对低廉等。在这种情况下,桑蚕业向西转移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此,国家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实施了“东桑西移”工程。即从2006年起,在我国西部15个省(区、市)开始建设蚕桑基地项目。随着这项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蚕桑业的发展中心已经由东部向西部开始了战略大转移。
  
  “东桑西移”工程的实质是把我国蚕桑基地和初级茧丝绸加工的中心移向西部地区,而不是将蚕桑业首次引进到西部地区。
  
  “东桑西移”工程希望通过大力发展桑叶种植扩大西部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达到发展蚕桑业的同时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的目的。
  
  由于我国西部的水资源相对短缺,耕地原本就不肥沃,缺乏有机质,加上地势高,受雨水的冲刷和搬运能力较强,在这样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发展这种对耕地肥力消耗巨大的蚕桑产业,极有可能发生耕地退化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西部发展桑叶种植时,必须要充分考虑蚕沙还地、多施有机肥,严格控制化肥用量,加强对耕地肥力和水分的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和紧迫。
  
  因此,“东桑西移”工程的生态保护工作,是该工程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相关部门在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中,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地评估环境风险,发展生态蚕桑业推动产业综合利用,应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好“东桑西移”可能带来的耕地退化、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不仅要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要以良好的生态效益确保该项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项目
  
  该项目位于西樵山南麓,处于山南登山入口和黄大仙圣境园前方,拥有连片优质鱼塘3000亩,主要养殖桂花鱼、鳗鱼等高值鱼。由于该片区是国家重点农业保护区和示范区,计划立足农业特色,在保护原生态环境和保持原土地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实施适度改造,完善景观配套,开发观光型农业和旅游业,或建设农业教育基地。
  
  桑基鱼塘的特点
  
  桑基鱼塘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形式。因其生产上形成良性的循环而出名。
  
  珠江三角洲由东、西、北三江汇合冲积而成,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是盛产蚕桑、塘鱼、甘蔗的重要基地。三角洲内河网密布,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常闹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当地人民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地在一些低洼的地方,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饲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可减轻水患,这种塘基的修筑可谓一举两得。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出现了新的生产结构方式—“果基鱼塘”、“桑基鱼塘”。
  
  “果基鱼塘”是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养鱼,堆土筑基,填高地势,相对降低地下水位来种植果树(如栽植荔枝、柑橘、龙眼等果树)。后来由于国际贸易对丝绸需求的扩大,种桑养蚕的获利大大超过了水果的收益,不少地区从原来的果基鱼塘生产形式大量改为桑、塘专业性生产。果基鱼塘的生产方式,逐渐演变为鱼塘里养鱼,塘基上种桑树的桑基鱼塘,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低洼地积水内涝的问题。人们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充分地利用土地的空间与轮作的时间,以求最佳的经济效益。“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是: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帮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洼地水涝之憋,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收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
 

文章来源: 顺德招聘网 https://sd.goodjob.cn,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顺峰山公园

下一篇:顺德城轨站

搜索